大学生就业率超90%,高校有技巧也有苦衷

作者: 数知道

来源: 镝次元数据

发布日期: 2019-08-14

文章讨论了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率超过90%的现象,分析了高校在提高就业率方面采用的手段和技巧,以及背后的原因和问题。

七月过半,高校毕业生们纷纷迈进社会,入职各大岗位。据教育部数据,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相比于2018年,增加了14万人。6月10日,在麦可思研究院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发布暨研讨会”上,多位专家表示今年的就业形势可能会相对严峻。但就每年发布的《就业蓝皮书蓝》来看,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率基本维持在90%以上,理论上无需担心就业问题。

麦可思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从2011年开始,我国大学生全国总体就业率就已经高达90%以上,近几年逐渐上升。从就业满意度来看,虽然也在缓慢提升,但仍有1/3以上的人不满自己的职业。这主要受到薪资待遇、行业发展、职业发展空间、工作环境、工作压力等方面因素影响,也与毕业生自身经历和感受密切相关。此外,还有个重要原因是,大学生迫于学校施加的就业压力而选择匆匆就业,导致工作与预期完全不符,就业满意度低。

相比于国外的大学,中国高校的毕业季就业率可谓是全球领先。以美国为例,即便是常春藤,毕业季的就业率也较“难看”。从美国25个顶尖MBA官方就业率来看,斯坦福大学仅为62.8%,哈佛大学为79.3%,最高的达特茅斯也才86.8%。即便是按照美国毕业3个月内就业率来看,大部分也是低于国内高校平均就业率。

公开数据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高校提高就业率有手段和技巧。一方面,中国高校对外公布的就业率“高高在上“,另一方面,学生反映自己被就业的报道屡见报端。早在2006年,《中国青年报》就报道了广州大学松田学院以毕业证为要挟,要求学生必须就业的事件。此后,陆续几年都有类似的高校报道,如湖北孝感学院、安徽六安皖西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等。

概括而言,很多高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方法主要为:金钱奖惩法、毕业证扣压法、自主创业法、提升学历留校法、培训就业法、随意盖章法。提高就业率,除了以上方式,某些高校还会在就业率计算方法上想办法。按照教育部定义,毕业生就业率 =(已就业毕业生人数 ÷ 毕业生总人数)×100%。而现在高校的“就业”包含了深造、就业两种情况。深造的毕业生包含了国内升学、出国(境)深造两种情况。

而就业毕业生则包含签三方就业协议、灵活就业两种。

高校就业率如此之高,到底是为什么呢?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仅有114万人,而到了2011年,这一数字已达660万人,201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到834万。高校的扩招,一方面给了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培养的质量却没有得到控制。

当前,中国高校的就业率与招生能力挂钩,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为了保住现有的招生指标、生均补贴和经费等,很多高校不得不提高就业率数据,以此来吸引学生报考。

UUID: 6b0d28bc-ca43-4e77-9d05-8e47c2b452f8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知识分子公众号-pdf2txt/2019年/2019-08-14_大学生就业率超90%,高校有技巧也有苦衷数知道.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