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喂“海鸥”,场面和谐?你想多了

作者: 鸟人Robbi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19-08-12

文章详细介绍了红嘴鸥在昆明的城市生活,包括它们的迁徙习惯、人工投喂的影响以及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

如果你冬天到过“春城”昆明,想必会注意到城市里大大小小的水体上空,飞翔着的许多白色的鸟儿。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的喙和腿脚都是红色,两翼前缘有着醒目的浅色部分,白色的头部在眼后往往有块明显的黑斑。这些通常被人称作“海鸥”的水鸟,就是今天的主角——红嘴鸥。

不知道出于何种缘由,大众几乎不加区分地习惯把所有的鸥科鸟类统称为“海鸥”。这样过于大而化之的俗称其实很可能造成困扰,因为海鸥恰恰正是鸥科鸥属之下一个特定物种的中文名。此外,鸥类并非只局限在海边生活,河流、湖泊这样的淡水湿地也是它们的安居场所。因此把它们统统称作“海鸥”似乎并不十分贴切。

红嘴鸥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广袤区域内,在中国华东、华中及黄河以南许多地方越冬,可以算是国内最为常见的鸥。因此在中国,它也成了最容易被称作“海鸥”的鸥。当人们说自己看到了“海鸥”时,其实往往可能就是一只红嘴鸥。

分类学意义上的鸥,是指鸻形目鸥科的成员,全世界现生种类约有101种,中国境内分布有43种。它们是生活在湿地环境中的典型水鸟,大多具有尖而长的双翼;喙直而侧扁,通常都不会超过头的长度;腿比较短,向前三个脚趾之间具有蹼,有助于划水——鸥类往往善于在空中飞行、地面行走及水面游动,同时具有相当出色的三栖活动能力。

许多鸥类都为杂食性,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能够利用环境中多样的食物资源。强大的活动能力和广泛的食性赋予了鸥类良好的适应性,其分布几乎遍布全球的各个大陆。

今天,红嘴鸥已然成为了昆明的一张名片,但它们实际出现在城区的历史却并不久远。1985年11月上旬,一些红嘴鸥飞临昆明中心城区的盘龙江、翠湖等地上空。尽管它们原本就是滇池一带的冬季常客,但现身城市当中却并不多见。人们分析,可能是由于滇池水体污染加重,以及过量捕捞所致的食物来源减少,使得城区里相对干净的水体和人为丢弃的可食杂物对红嘴鸥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红嘴鸥“进城”,给昆明市民带来了惊喜,当地政府和民间团体也很快积极行动了起来。1985年12月,昆明市政府就发布了保护红嘴鸥的政府通告;1987年,该市成立了红嘴鸥保护协会,组织协调科研人员与社会公众进行有关红嘴鸥的科研、宣传和人工投喂等活动。

通过长期的环志工作,科研人员发现,一部分在昆明越冬的红嘴鸥来自于遥远的西伯利亚。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红嘴鸥约在每年10月初迁飞来昆明,先在滇池水域停留一个月左右,然后才开始逐渐进入城区;次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北迁离开,同样也是先离开城区到滇池停留约一个月之后,才开始向北的旅程。

越冬的红嘴鸥每天在昆明城的生活也很有规律,它们夜间在滇池外海距湖边约2公里的水面上休息,黎明时分开始飞向湖边的浅水区域,逐渐经由通入滇池的河流进入城区的湿地觅食。由于城区水域的天然食物并不多,人工投食成了维系红嘴鸥在城区停留的关键因素。

和谐相处背后的隐患已成为春城一景的“人鸥互动”,并非看上去的那样和谐。

试验研究表明,与人工投喂时所选用的面包、专用饲料、白菜等食物相比,红嘴鸥更偏好取食泥鳅、小鱼、小虾等更为自然的动物性食物。换句话说,人们所提供的食物或许并不是最适合红嘴鸥的。其次,人工投食带来的许多食物残渣和大量群集红嘴鸥排出的粪便,都直接进入到了翠湖和草海水体。研究表明,翠湖底泥的总磷含量是水体总磷含量的7950倍,远高于诸如太湖、西湖这样著名的富营养化湖泊。

人工无序投喂红嘴鸥带来的污染问题不容小觑。

大量红嘴鸥与密集人群的接触,更是潜藏疾病传播的风险。红嘴鸥已经被证明能够携带禽流感病毒和其他致病菌。我们不能只看到所谓的“人鸥和谐相处”,而忽视了表象背后巨大的公共卫生安全隐患。

UUID: e9bb6529-c7e3-47eb-88b7-d937f3575834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19年/2019-08-12_投喂“海鸥”,场面和谐?你想多了.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