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在半世纪后半叶,中国城市居民的热相关死亡率将大幅升高。然而,相较于2.0℃的升温,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1.5℃内,有望使中国城市居民的热相关死亡率下降18%。为了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风险,世界各国都需要共同努力来限制全球变暖。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高温天气正变得越来越频繁。日前,欧洲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是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个月,打破了2016年7月的高温纪录。热浪令身处其中的居民面临严重的健康风险。在极端高温环境中,居民因中暑、中风、心血管疾病及呼吸道疾病等死亡的概率都大幅增加。
进入21世纪后,造成重大伤亡的致命热浪屡次出现。2003年,一场持续两周的热浪在欧洲造成约7万人死亡。2010年夏天,包括莫斯科在内的俄罗斯西部前所未有的高温导致超过5万人死亡。在中国,社会面临的高温挑战尤为严峻。由于中国的气温增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再加上中国老年人口比例的持续增加,与高温相关的健康风险在未来可能会加剧。
2015年,联合国成员国共同签署了《巴黎协定》,目标是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之前的升幅控制在2.0℃以内;最理想的情况是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以内。随着全球气温持续上升,频繁出现的热浪将对中国城市居民造成怎样的健康风险?如果人类能够有效控制全球变暖,将挽救多少居民的生命?
在一项发表于《自然-通讯》的最新研究中,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领衔的研究团队通过模拟发现,在中国,全球变暖将导致热相关死亡率大幅升高;但是,相较于2.0℃的升温,如能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以内,每年将挽救约3万中国城市居民的生命。这一发现凸显了全球合作减少气候变化影响的必要性。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五种不同的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通过15个不同的全球气候模型,模拟了中国27座大城市居民的热相关死亡率。城市名单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等大型城市,人口达全国总人口的18.6%。研究人员分别在RCP2.6和RCP4.5的情景下,首先预测了27座城市每年高温天气发生的频率及强度。根据GCM模型输出的平均值,这些城市的年均高温天气发生频率将不断上升,直到2050年。
2050年后,高温天气发生频率增长速度将趋近于零或放缓。在全球变暖1.5℃或2.0℃的情况下,2060-2099年间,平均每年的高温天数分别为67.1天和73.8天。与1986-2005年间的50.6天相比,这一数字分别增长了32.6%和45.8%。随着极端高温天气的增加,这些城市的热相关死亡率也明显上升。1986-2005年间,热相关死亡率为32.1人/百万人。
根据模型预测,在升温1.5℃的背景下,热相关死亡率将达到48.8 – 67.1人/百万人;升温2.0℃时,这一数值更将达到59.2 – 81.3人/百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研究是以居民热适应水平提高为前提的。如果没有这些基础设施和准备工作的改善,热相关死亡率将再增加一倍。届时,每年死于高温的中国城市居民将超过10万。将这一结果推广至中国所有城市后,研究人员指出,如果我们能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内,相比于上升2.0℃的场景,8.31亿中国城市居民中,每年的热相关死亡个案将减少至少27,900例。
此外,该研究还考虑了气温升高对女性和男性的不同影响,以及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影响。结论是,女性比男性更不耐热,非工作年龄人口比工作年龄人口更不耐热。其中,男性对高温耐受的阈值温度比女性高约 0.8℃;而工作年龄人口的高温耐受阈值温度,比非工作年龄人口高1.5℃。城市的高温正在对公共健康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高温对人体还有很多隐蔽的影响。
尽管可能不会直接导致死亡,但它会恶化人体的既存状况,包括心肺疾病、肾脏问题、糖尿病和哮喘。当热浪与高湿度和较高的夜间气温结合时,热浪尤其致命。由于人类是恒温动物,在炎热的夏天,出汗是人体最有效的降温机制。但当汗腺被“堵”、汗液不能有效排出时,人体的温度调节机制就会失效。因此在高湿度情况下,空气中水分增多,汗水无法蒸发,就会导致人体的体感温度过高。
研究人员希望,科技进步将有助于降低居民面对极端天气事件的脆弱性。通过增加公共卫生投入、提高建筑物的防晒能力和清洁饮用水的可获得性,也有可能降低热对居民的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