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Top2高校的老师跟我说,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是脱节的,哪怕是Top2里的学生,也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学会写一篇像样的论文。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和学生的智力、能力无关,而是教育的问题。我们的教育中,从小重视文学性的表达,而忽视科学性的表达。写论文恰恰对后一种要求更高。
它需要你首先能发现一个有价值又有趣的课题,然后用合适的研究方法展开定量或定性的研究,对得到的数据或材料进行深入分析,找到各自因素之间的关联,最后形成研究结论。
举个例子,如果同样写一篇关于蜜蜂的文章,我们的语文老师大概会引导孩子们赞美蜜蜂的美好品质。而在一些其他国家,比如英国和德国,在孩子们写文章之前,老师们会做很多准备工作:带着孩子观察蜜蜂的外形,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引导孩子们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接着让孩子们分组进行讨论研究;最后一步才是写文章。
2010年,英国有一群小学生在皇家生物学杂志《生物学通讯》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布莱克沃顿蜜蜂》的研究论文,阐述蜜蜂能否学习并记住花朵周围的环境。英国媒体关于此事的媒体报道。孩子们在报告结论中指出:“我们发现,大黄蜂会根据颜色及地缘关系来决定要采哪朵花的花蜜。另外,我们也觉得科学很酷、很有趣,因为你可以做一些其他人从未做过的事。”
这两种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不同的文化背景。我们有“诗言志,歌咏言”的传统,而欧洲自启蒙时代以来,讲究的是理性探索、科学求证。理想的教育,是把两者结合起来。但是,正如我的大学写作课的老师所说:“不是每个人都能进行文学创作,但是每个人都能写出一篇合格的论文。”文学创作更需要灵感和天赋,是属于少数人的幸运;而写好一篇论文的前提,则是系统地学习和训练如何运用研究方法,是几乎人人可以习得的。
我向来觉得,我们的公立教育并非一无是处,但确有很多缺失。洋为中用,互为补充,或许是眼下能想见的一条出路。我们能想到的就是给孩子们做一些书,一些在另一种教育体制、另一种教育理念下写成的书,给孩子们提供不一样的看世界的视角。“小发现者系列”就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引进的。
“小发现者系列”曾荣膺德国童书最高奖——德意志青少年文学奖(科普类),它意在潜移默化地传授学习方法,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其实探讨什么问题都无所谓,书上的每一页最终都关乎你自己。这个世界需要那些知道如何从根本上正确理解事物的聪明人——而你就是其中一个。”
《发现科学:玩成大学者》和《发现味觉:吃成科学家》适合年龄:5~10岁。
《发现科学》成为一个研究者需要几步?《发现科学·玩成大学者》是小品式的。如果只有5分钟,我们能完成一项小研究吗?当然!第一步,确定研究问题,提出假设。书里告诉我们,生活是最好的灵感来源。比如,为什么春夏的时候叶子是绿色的,到了秋天就会变得五彩缤纷?第二步,设计一个实验,检验你的想法。我们用一杯水,两张滤纸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张滤纸剪成圆形,并且在圆心位置戳一个小洞,用黑色水彩笔在洞的周围涂上颜色;另一张搓成一个卷,插入圆形滤纸中心的小洞中。然后把纸卷的一头蘸入水杯,过一会儿你会发现圆形滤纸上呈现出了丰富的色彩变化。第三步,解释从实验中得到的结果。在这个实验中,黑色颜料里其实复合了多种颜色,水顺着滤纸的纤维扩散时,也带走了颜料里面的不同颜色,质量较重的会先沉淀下来,轻的则会蔓延到更远的地方。
我们可以把叶子想象成这个圆形滤纸,它当中也包含了很多种颜色。秋天的时候,叶绿素被分解,其他的颜色就显露出来。第四步,归纳总结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成为真正的小研究者。研究归根结底就是一件事:有时候尝试一下,有时候观察一下,有时候只是思考一下。所以“实验”究竟是怎么回事?在本书最后,我们一起归纳总结了几种科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
作为小研究者,我们不仅仅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需要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考路径和方法。这也是本书的意义所在。
《发现味觉:吃成科学家》整本书都围绕食物展开,是一个很好的项目式学习的范例。食物和人的关系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学科:脑科学:嗅觉和味觉有什么关系?颜色和触感对味觉又有什么影响?心理学:为什么绿色的食物看着没有红色的好吃?为什么泥状的食物让小朋友无法抗拒?化学:厨房就是一个实验室。
烘烤为什么会改变食物的风味?哪些食物是酸性的,哪些又是碱性的?酸性物质对牙齿有什么影响?食物人类学:为什么很多小朋友不喜欢吃绿叶蔬菜,长大了就爱吃?糖对我们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我们对糖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经济学:为什么食物要被加工成方方正正的样子?怎样科学地采买和存储食物,减少浪费?甚至是艺术!书里面的食物和实验都被拍得特别美,让人隔着书页就流下了口水。
《发现味觉》的后半部分是实操部分,小读者们可以把前面获得的诀窍运用到烹调中,既可能做出媲美厨艺能手的菜肴,也可能用科学的原理来突破创新,设计出属于自己的全新菜谱。之前提到,《发现科学》和《发现味觉》于2012年和2013年先后荣膺德国童书最高奖——德意志青少年文学奖(科普类)。评委会褒扬说:“(这两本书)用独特的视角展示日常生活,用发现的眼光对抗漠视带来的损伤,去发现吧!
”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已经超越了童书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