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错片场?中科院专家为什么要参加联合国的裁军会议?

作者: 科学大院

来源: 科学大院

发布日期: 2019-08-02

2019年7月30日,外交部和中国科学院在日内瓦联合国总部举办《禁止生物武器公约》2019年专家会议边会,强调加强生物实验室建设和生物安全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中国科学院通过参与《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和建设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为全球生物安全做出了贡献。

2019年7月30日,外交部和中国科学院在日内瓦联合国总部举办《禁止生物武器公约》2019年专家会议边会。边会以“加强生物安全实验室能力建设,促进生物科技合作交流”为主题。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副代表、特命全权裁军事务大使李松为边会致辞,他强调,如何确保《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跟上生物技术的步伐,统筹生物技术发展与安全两个属性,加强生物实验室建设是重要一环。

历史上,生物武器在战争中多次使用:一战期间,德军使用炭疽杆菌毒杀中立国的军马;二战期间,日本的细菌部队曾在中国的土地上散播鼠疫杆菌和霍乱弧菌。

1971年12月16日,由联合国第26届大会通过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全称《禁止细菌(生物)及毒素武器的发展、生产及储存以及销毁这类武器的公约》,这是全球第一份禁止发展、生产以及储存一整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多边裁军条约,于1972年4月10日开放签署,1975年3月26日生效。中国于1984年11月15日加入公约。公约对于禁止和销毁生物武器、防止生物武器扩散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是,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也给“生物武器”带来了一种可怕的前景:“人造病原体”。使用这些材料故意引发传染病,后果可相当于一次核爆炸。维护生物安全 中科院在努力。作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深入参与《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为维护我国乃至全球的生物安全做出了贡献。

早在2012年,中国科学院就派代表参加了联合国《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专家会,介绍了我国科技界在促进《公约》实施、发展负责任的科学研究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并向大会建议了进一步加强生物风险监管应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等。生物安全实验室是开展疾病控制、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各国应对突发性公共生物安全事件的科研保障场所。

2015年,中科院中外合作机构之一——武汉P4国家实验室完成硬件建设和主要设施设备的安装。2017年,武汉P4国家实验室通过了国家卫计委和国家质检局的评估论证,正式投入运行。

依托P4实验室等高等级生物安全团簇平台,中国科学院正在建设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聚焦传染病防控及生物安全防御创新链条,重点布局高致病性病原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致病机理,生物安全威胁因子防范的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生物安全预测体系等核心研究方向。在加强自身生物安全机制和能力建设的同时,中国科学院也在积极开展生物安全国际合作。

从2017年起,武汉病毒研究所开始举办“武汉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与技术培训班”,由P4实验室建设和研究团队以及资深病毒研究专家主讲,旨在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管理、科研和技术人员了解生物风险管理的关键内容,内容包括生物安全实验室介绍、生物伦理与生物安全政策、实验室管理体系、生物风险评估内容和方法、菌(毒)种保藏运输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以及生物安全操作规范和动物实验等实践操作。

为了实时、长效应对席卷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14年,“中国科学院流感研究与预警中心”成立,旨在服务于国家需求,着力解决我国流感等疫情的基础性、机理性、前沿性等重大科学问题,为我国流感等突发新发传染病的防控、保障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和人民健康提供理论基础。

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军控司司长傅聪曾经在《禁止生物武器公约》2015年专家会上指出:“应坚持‘平衡、合作、互助、公平’的生物安全理念,切实加强公约有效性和权威性,打造全球生物安全命运共同体。”打造全球生物安全命运共同体,这也是中国科学院人的努力方向。

UUID: 05a5317f-42b7-49c8-bc06-16ce34177e11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科学大院公众号-pdf2txt/2019年/2019-08-02_走错片场?中科院专家为什么要参加联合国的裁军会议?.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