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7月16日凌晨5点30分,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阿拉默多尔空军基地的沙漠地区发出一声巨响,随后蘑菇云升向天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人类已进入核武器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很多科学家担心德国抢先造出原子弹,推举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利用核裂变原理制造核武器。1942年,美国政府开始实施“曼哈顿计划”,全面展开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曼哈顿计划”的负责人是著名物理学家奥本海默,他也被称为“原子弹之父”。在他的带领下,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建立了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波尔、费米、西拉德等众多物理学界的顶级大师都参与其中。那段时间,这片荒漠成为了“世界上最聪明者”的聚集地,科学家人数之多简直难以想象。在某些部门,带博士头衔的人甚至比一般工作人员还要多,而且其中不乏诺贝尔奖得主。
据统计,约有53.9万人参与过“曼哈顿计划”,总耗资高达25亿美元。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迫使日本天皇做出了投降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得以提前结束。然而,面对成功和荣誉,奥本海默的心情是复杂的。他认为科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也在于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并增进人类福祉。
当目击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所展现的世界末日般的情景之后,奥本海默体验到的绝不仅仅是成功的喜悦,更有着对于其未来前景的难以抑制的恐惧和担忧。这也是为什么战后奥本海默做了一些工作,期望通过联合国来实行原子能的国际控制和和平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