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服刑了52年的精神变态连环杀手温斯顿·莫斯利(Winston Moseley)在戒备深严的监狱中死去。在他所犯的多个案子中,有一起案件尤其备受关注。1964年3月,莫斯利尾随了刚下夜班的凯蒂·吉诺维斯(Kitty Genovese),然后在她停完车往家走的路上将她残忍地杀害了。之后,邻居无视吉诺维斯的求救声,38个目击路人见死不救等消息开始流传开来,引起了更大的轰动。
失望的人们把目光从案件转移到了城市邻里之间的冷漠。
心理学家也很关注此案,并且通过多个实验证明:在场的人越多,一个人挺身而出帮助受害者的可能性越低。这被称为“吉诺维斯综合征”,或叫“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随后,旁观者效应就常常被用来形容人情冷漠,或被误解为围观的人越多,站出来帮忙的人就越少……
冷漠的社会充斥着事不关己的“吃瓜群众”,你或许也会担心:如果路上遇到麻烦的那个人是我的话,能指望他人的帮助吗?最近,一项刚发布的研究或许可以给你一个安心的答案——绝大多数公共冲突中都有人见义勇为、出手相助。而且,看到你遇到麻烦的人越多,你越有可能获得他人的帮助。
监控摄像头发现,你得到帮助的概率约90%。那么,这样一个看似与深入人心的“旁观者效应”不相符的研究结果,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过去的“旁观者效应”研究多在实验室里进行,与真实情况差别较大;或是使用警方资料进行统计,大部分都来自当事者或者目击者的记忆,可能会有较大的差池。而如今,在街头巷尾广泛安置的监控摄像头,为这样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数据来源。监控摄像头记录下的真实事例,得以让“旁观者效应”的研究与观察更为客观。
研究人员分析了英国的兰卡斯特、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和南非的开普敦的公共监控视频数据,研究了冲突的性质、介入冲突的人数、以及围观的人数。所调查的监控,来自公园、广场或商店门面前等公共区域。最初的1225个视频片段包括了各种程度的冲突,从不愉快的小分歧到严重的肢体暴力。
研究人员根据一些实验标准筛选出了219个片段,筛选标准包括可以清楚判定路人行为的视频质量,冲突发生时没有警察或医护人员在场,没有毒品交易或其他严重事件等等。
实验中,路人要是做出了缓和冲突的行为,就能被判定为“出手相助”。出手相助的情况有很多:比如做出安慰受害者的动作,或是将攻击者拽走,或是上前阻止冲突双方的接触……实验结果发现,10起公共冲突中有9起都有路人介入,而且通常是好几个路人都站出来,或提供帮助或制止冲突。另外,这几个地区的犯罪率和暴力程度并不相同,但是,路人见义勇为的情况却差不多。
当然,对于视频的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如果路人以声音的方式介入冲突(比如大喊求救等)、但是又没被观察到的话,最后的“帮助值”可能偏低。一些见义勇为行为的定义也可能太广了,有的帮助可能并没有效果。另外,只研究了市区内的监控录像,实验只是相关性研究等等,还有待更多样的数据来揭示更全面的情况。
人们其实一直都没有那么冷漠。“传统的观点认为,遇到突发公共事件时,路人的默认反应是不去多管闲事,”论文作者理查德·菲尔波特(Richard Philpot)说道。然而,菲尔波特他们的研究结果直接挑战了这一观点,认为“在实际的公共冲突中,路人的介入才是常态。”
其实,对于“旁观者效应”的质疑一直存在。1981年,一项知名研究总结了50多个关于旁观者效应的研究,结论认为“人越多越倾向于围观”的旁观者效应普遍存在,而且实验结果可以重复。然而,2008年有研究发现,此前研究的计算其实是有偏差的;而在重新分析了之后,结论有所变化——目击困难的路人越多,则受困者越有可能从路人处获得的帮助。
不可否认的,一些无人相助的围观事件确实发生了。那些恐怖的个案经过新闻报道被放大,搞得人心惶惶,也形成了路人无情的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又会影响之后的目击者对于“旁观者”的看法,又将这种印象不断地加强(比如,警察笔录里可能很多人都会凭印象流认为“大家都在围观”,这些笔录又成为了之后研究中“旁观者效应”的证据)。但不管从统计数据和真实事件的报道上来看,极端的“旁观者效应”毕竟只是少数情况。
其实,吉诺维斯案的后续报道也指出当时的事实并非人们认为的那样。案发时,有邻居在听到吉诺维斯的呼喊声时曾对着罪犯大吼,罪犯被吓跑了,只是之后又返回了,在没人看得到的地方杀害了深受重伤的吉诺维斯。2016年,纽约时报的报道称当时也有邻居听到声音后误以为是情侣间的争吵、或是醉后的争论,另外有两位邻居其实报警了。
重点应该转移到如何求助/提供帮助。
值得强调的是,旁观者效应和新研究之间的关系,也并不完全是一个彻底否定另外一个。这个查看监控的新研究的重点,其实是 “受困者能否得到帮助”的问题,它认为,你要是遇到麻烦很可能会得到帮助,而且,路人越多,你获得帮助的可能性越大。而旁观者效应严格说来,是站在路人的角度,在人越多的情况下,个体出手相助的勇气越容易被打压。旁观者效应认为在场的其他人会分散每一个体的责任感,导致人们都等着其他人先站出来。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越多,站出来帮助的人越少。
与其强调旁观者效应抑制了个体站出来的积极性,不如像研究人员所呼吁的那样,把重点放在影响路人给予帮助的因素上,增加人们给予帮助的可能。很多时候,路人都想着其他人会先站出去,或者并不知道冲突已经严重到需要干预等等,只要把这些强调出来,伸出援手的人就会变多。另外,旁观者效应的存在不应该让我们感慨人情冷漠,而应该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上的提醒。
如果在大庭广众之下身陷麻烦或危险的那个人是你,你要知道你被人帮助的概率其实很大,但依据旁观者效应,你最好直接望向某一个特定的人求助,这能让对方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也能打消“人们都在等待别人第一个伸出援手”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