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学生输出国,但经常被忽视的一个事实是,中国正日渐成为一个国际学生接收大国。据国际教育学院(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15年的报告,中国大陆占有国际学生市场的8%,继美国(22%)和英国(11%)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国际学生接收国,超过了德国和法国(各7%)。
但近日,中国教育部于4月公布的2019年预算经一些自媒体分析后,引发了讨论热潮。大众讨论主要集中在这份预算中的两点:一、2019年来华留学教育的预算为39.2亿,比2018年增长18.1%;二、削减教师进修的预算1120万元,比2018年减少5.3%。这样的内外差别待遇引起了大众的反感。
反对之声包括诘问留学生为什么能在中国获得特别待遇,质疑来华留学生的质量,担忧他们给中国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以及怀疑对留学生的投入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这其中,“恐非(裔)”的情绪比较明显。另外,近几日,山东大学“学伴”事件在网络上发酵,再次引起大众对来华留学生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但事实究竟如何?谁来中国留学?他们为什么留学中国?他们在中国的经历如何?他们学成后又有什么规划?有关这方面的学术研究有限。
基于对既有数据和有限研究的梳理,本文尝试对以上问题进行一些初步探讨。依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除港、澳、台学生,2018年共有492,185名来华留学生,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学生数量比2017年增长了0.62%。从国别来看,来华留学生数量占前十名的国家分别为:韩国、泰国、巴基斯坦、印度、美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老挝、日本和哈萨克斯坦。
按洲别来计,59.95%的留学生来自亚洲,而不是“恐非(裔)”者所认为的非洲(排第二,占16.57%)。但依据教育部历年提供的数据,纵观2015-2018年各洲来华留学生数量及占比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来自非洲的留学生从数量和占比上,增长幅度都是最大的,并在2018年超过原先占据第二名的欧洲,成为来华留学生第二大生源洲。
在2018年来华留学生中,12.81%的人获中国政府奖学金,其余的皆为自费生。有人指出,来华留学生还可能获得地方政府、所在学校等其他来源的奖学金。近几年,中国政府奖学金也开始向周边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倾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奖学金生占比61%。在接收地区上,占前十名的省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江苏、浙江、辽宁、天津、广东、湖北、云南和山东。
学者Jiani, M. A.通过对42个来华留学生选择中国的原因和过程进行探讨后,发现来华留学生的来源地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对他们留学中国的动机有影响。
在问及他们选择到中国留学的原因时,如下因素被提及:首先,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是最吸引他们的,留学中国可能带给他们更好的工作前景;其次,乐观的双边国际关系也是部分学生选择中国的原因;再次,许多学生认为掌握汉语会给他们带来光明的前景;最后,在中国获得留学奖学金资助的可能性比较大。总体上来说,中国日渐成为一个国际学生接收大国。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从亚洲内部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来中国的留学生在不断增加。中国有否做好迎接这些学生的准备?他们的到来将如何影响我国的教育国际化?虽然目前有关研究十分有限,但前文的梳理还是给了我们一些启示。首先,“奖学金”确实是吸引来华留学生的一个因素,但只是多个因素中的一个,也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一个。还有其他结构层面及个体层面的原因促使留学生选择中国。
其次,虽然大众普遍质疑留学生的质量,但造成他们学习差的原因是什么?从前文的研究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几个理由。
第一,在他们的考量中,来中国的目的可能并不限于“接受更好的教育”,而是参杂了其他一些想法,比如开拓生意渠道、体验中国文化等,因此不少人并不把精力放在学习上;第二,如许多留学生所抱怨的,中国高校所提供语言和教学服务都不尽如人意,这也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第三,中国高校缺乏提供相应的融入和适应服务,使得他们不得不依赖本国同胞,从而和本土同学和本土环境更加疏离。
由此看来,问题的症结也并不完全在于留学生群体本身。我们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留学生数量,但是相应的筛选机制和教育准备并没有跟上,这也影响了留学生的质量。因此,简单地将“留学生-国内学生”、“外-内”等作为相对立的范畴来讨论,并不是明智的做法,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未来我们需要更多的有关来华留学生的实证研究,以利于厘清真相,提供政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