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菜不难做,还是来说食材。主料是莲蓬和鳜鱼。莲咱们说过,今天就说鳜鱼。有多少人曾经把这个鱼错念成“绝鱼”?看完文章后我们来统计一下。那么鳜鱼的正确发音应该是“贵鱼”。我们认识一个物种,首先应该给它一张“户口页”,就像你家户口本那样,姓啥叫啥,住哪多大。可鳜鱼,我们很难给出这样一页纸。先明确一个问题,鳜鱼不是一个物种,而是一类鱼,十几种。它们有共同的祖先,长的挺像,还都好吃。
有人说这些鳜鱼分属鳜属和少鳞鳜属,也有认说还要分出长体鳜属;分科上,有说应属锯盖鱼科,有说应属狼鲈科,有说应该单成立鳜科。至今没有特别统一的观点。那究竟是十几种呢?这就又有争议了,有人说11种,有人说12种,还有人说更多;有的甚至有几十种的说法。比如漓江鳜、运江鳜、麻鳜都曾在历史上拥有独立的拉丁名,后来证明这些都是暗鳜,同物异名。甚至连鳜鱼名字的来历也无法确定。
有的说因为身体花纹像桂花;有的说因为桂花落水时节鳜鱼最活跃;有的说因为鳜鱼身体特别“蹶”,也就是僵硬,跟隔壁吴老二似的;还有说因为鳜鱼(翘嘴鳜这个种)撅嘴,这个撅久而久之就成了鳜……哪种是真的肯定无法考证了,甚至这个字是不是真的应该读“绝鱼”都不知道,毕竟字典上俩音都有……
虽然对于咱们来说,它们不过是餐桌常见的食材,可对西方科学界来说,鳜鱼还是比较新的课题,全世界对鳜鱼的研究都比较少,比较晚,这才生出这许多不同看法来。究其本源,还是因为鳜鱼分布狭窄。中国是鳜鱼绝对的发源中心,除一种少鳞鳜中国不产,产于日韩外,所有鳜鱼都分布在中国,扩于邻国日、韩、朝、越等,再之外就没了。也就是说,鳜鱼是东亚特有生物,西方人原来压根没见过。
鳜鱼是吃肉的,而且是肉就吃,来者不拒。
从研究数字来看,它们主要是吃沼虾以及各种小型鱼类,但鲤鱼、鲢鱼这种体型的鱼也有不少命丧鳜鱼嘴下,当然,主要受害者是“少年儿童鱼”。当翘嘴鳜还是宝宝的时候,它就开始吃别的鱼宝宝,还吃鱼大人。鳜鱼喜欢在干净的河底生活,游速并不快,白天也不咋吃东西。但一旦进入它的“射程”,就要大难临头了。鳜鱼的眼睛高度特化——色盲,敏感性也不好。但是牺牲这一点换来的是夜间的超强视力。
就像现在手机摄像头的分工一样,有的管颜色,有的管景深,有的管分辨率。鳜鱼只有一种“摄像头”,只好挑一个强项,放弃其他。
这个现象的确存在,但是不是因为“爱情”倒不一定。据典籍记载,如果打到一条雄性鳜鱼,用柳条绑住,放在水里任其游荡,一会就会招来一群雌鳜鱼。这时候下一网,就能收获一群。这个现象笔者没有见过,姑妄言之,姑妄听之。总之,鳜鱼在受到攻击之后的确会吸引来同类,是出于保护还是生殖或者其他尚待研究。而一般动物受攻击都是发出警告,让同类远离,鱼类也不例外。鳜鱼的这种行为还真是相当奇葩。
鳜鱼因为喜欢干净的石洞环境,不喜欢泥土质地,所以没有任何土腥气,在河鱼当中当得一美。又因为凶猛健硕,那小肌肉的质量相当可以。鳜鱼肉还有个特点,就是含水量高,平均可达到72%左右,是常见食用淡水鱼中最高的,所以吃起来最嫩不过。又弹又嫩又不腥,还没小刺儿,在河鱼当中,鳜鱼绝对身居第一梯队。更难得的是,鳜鱼肉相当“能打”,质感全面。
清蒸吃鲜嫩多汁,烧着吃脂香四溢,煎着吃外焦里嫩,炸了浇汁,名曰“松鼠鳜鱼”,更是国宴名菜。就连腌着吃,鳜鱼也拔河鱼头筹,徽州臭鳜鱼,非鳜鱼不可。火锅吃、酸汤煮……我想不到鳜鱼肉的弱点,真是360度无死角。
原料:鳜鱼1条,莲蓬2个,黄酒15毫升、黄酱5克,姜粉3克,山奈粉2克,蜂蜜10毫升,鲜荷叶1片,鲜菊花1朵,菱角3只。
步骤:1. 鳜鱼宰杀净后,只取鱼背肉,切成小丁;2. 将鱼肉中加黄酒、姜粉、山奈粉、酱,拌匀腌制20分钟;3. 腌鱼时,将莲蓬洗净,从蒂处切去底部,将莲子和穰摘除;4. 将鱼肉填进莲蓬中,务必填满;5. 将莲蓬底盖合后,上锅蒸10分钟;6. 蒸鱼时,菱角去皮切片;菊花择瓣;荷叶切小片;7. 锅中加少量水,将菱角、菊花、荷叶放入,煮沸后关火备用;8. 将蒸好的鱼取出放于深盘中,外层刷蜂蜜,盘底倒入少量煮好的汤,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