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东大学因“学伴”事件而广受关注,图为山大校区。近几天来,关于在华留学生问题的讨论成了热点。表面上看,汹汹舆论由山东大学为留学生招募“学伴”所致,但实际上公众最不满意的并不是这点,而是教育部现有的留学生政策所导致的一系列荒诞、低效和不公正的现象。我是90年代初读的大学,那时留学生是个比较遥远的话题。
20多年前,来华的留学生大多是学语言的,跟我们这些理工男们除了在球场上偶尔较量一下以外很少有交集。2005年回中国科学院工作后不久,与留学生有了初步的接触。
以中科院为例,导师不知学生通过了哪种形式的选拔,院里也没有组织任何的集中面试,导师完全是抓瞎,甚至,有些留学生实际上是在导师和师兄弟姐妹们的“包办式”帮助下,才得以完成博士论文的。
中国高校若希望吸引优质的留学生,须在一开始就树立好自己的品牌,而非大量招收三流学生来维持规模。大约在2010年左右,中科院跟第三世界科学院共同开展了一个项目,由中国方面提供经费,为第三世界国家培养理工博士。在这一项目资助下,开始有国外的学生发电邮来,希望我能够接收他们。刚开始,我对这一项目很有热情,觉得是件好事——负责任的大国嘛,就应该是这样子。
中国人以外,ICTP也走出了几位非常优秀的学者,比较有名的有来自格鲁吉亚的George Jackeli,即大名鼎鼎的“George from Georgia”。他是开拓自旋轨道耦合强关联系统这一重要领域的关键人物之一。再比如,伊朗谢里夫理工大学的S.A. Jafari。
从ICTP毕业以后,他在日本东北大学和RIKEN(理化学研究所)工作了许多年,前些年回到了祖国伊朗,在相对艰苦和闭塞的条件下坚持工作,在自旋电子学和拓扑材料领域做了很有意义的工作。这些成功的案例说明,第三世界国家有不少好学生,是尚未充分开发的智力资源库。
但是,由于这些国家欠发达的现状,他们的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平均水平当然是远低于中国国内的,但其中也必然存在着一些天才,问题是我们怎么能把这些好苗子挑出来。
中国政府在第三世界国家不是办义务教育,既然投入了那么多资源去做这件事,为什么不能精心组织选拔,尽可能把这个国家真正的精英吸引到中国来呢?
中国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教育水平还没有从文革造成的破坏中恢复,学生的水平也良莠不齐,当时的美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接受了大量的中国留学生前去留学,其中最知名的项目就是物理领域的CUSPEA,即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的选拔考试制度被事实证明是非常公正和高效的,因此CUSPEA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培养了一批国际顶尖的物理学者,人数众多以至于我在这里不能一一列举。
这是中美两国合作为国际物理学界所做的重大贡献。
那么,我们现在能不能借鉴CUSPEA的成功经验,搞一个招收第三世界国家物理研究生的CUSPEA呢?可以由教育部和科学院来统一组织考试,把来自伊朗、巴基斯坦或者马来西亚的“文小刚们”招收到中国来读研究生,这样不是很好吗?其实,至少在笔者比较了解的物理领域,国内的几个一流大学如清华、北大、国科大等,无论在师资水平还是实验设备方面,目前是领先于首尔大学的。
如果中国的这几个一流大学能真正地国际化,比如主要课程用英语授课,学校的管理方面也更多地采纳国际通用的做法,那么中国的顶尖高校对韩国学生是会有吸引力的。这里的关键在于,如何经营好自己的品牌。如果一开始严格控制质量,招少量优秀的留学生精心培养,用心把品牌树立起来,后面的路就会越走越顺。反之,如果一开始就大量招收三流学生来维持规模,品牌形象如何建立?
而真正好的学生是不愿意来跟差生为伍的,如此下去形成恶性循环,只怕以后后悔也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