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家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对动物园有了更多的了解,比如知道了什么是“刻板行为”,什么是“丰容”等等。我们之前也通过一篇文章给大家分享了一下“打开动物园的正确方式”。不过大家也还是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要建造动物园呢?尤其是近年来有很多动物园的负面新闻,大家看到后就更不免疑惑了,总有用户留言问:那是不是就不应该去动物园了呢?这些问题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回答清楚的,今天就先了解下动物园的起源和变迁吧。
追根溯源,最早的“动物园”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埃及、中国及两河地区。但严格来说,这些饲养动物的苑囿,只是王公贵族专享的游乐场所,不具备现代动物园的必备要素——对公众开放、具有科研和教育功能。在中世纪晚期及大航海时代的欧洲,贵族与土豪们为了炫富,争相搜集珍奇物产摆在家里,其中当然也包括动物。于是在英格兰、西班牙、德意志和法国的城堡庄园里,贵族动物园四处开花。
伦敦塔里的动物园从12世纪开到19世纪初,其中饲养有英国王室的象征——狮子。上图为伦敦塔如今的导览手册,上面也有标识原来饲养动物的地方。如今,伦敦塔里的动物园早已消失,不过游客可以从这些用线圈制作的动物雕塑身上想象一下这里以前的样子。
到18世纪,就连法国凡尔赛宫、奥地利美泉宫这样高大上的王家园林,都开设了动物园。只是限于当时条件,这些动物园里除了鹦鹉等少数热带鸟,主要是熊、狼、鹿、鹰等欧洲本地动物,或是来自中东的骆驼、鸵鸟、鹈鹕等。不光如此,马牛羊等常见的家畜也会放进去充数。
1793年法国大革命高潮时,国王路易十六掉了脑袋,代表“封建趣味”的凡尔赛宫动物园也被关闭。在学者们倡议下,由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开设了一个附属动物园,用于研究动物的形态和习性,这是近代第一个科研型动物园。
进入19世纪,阿姆斯特丹、安特卫普、柏林等欧洲城市纷纷效仿之,而其中最出色的,是1828年由伦敦动物学会(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缩写ZSL)创办的伦敦动物园。伦敦动物园位于伦敦西区的摄政王公园内,最初和其他科研型动物园一样,仅对学会会员及受邀访客开放。
但后来随着从世界各地带回来养的动物越来越多,动物园的财政实在吃不消,只好从1847年开始对普通公众敞开大门——最初只有周一到周六,后来干脆全年开放。
现代动物园的大发展,赶上了西方国家“全球化”的东风:与工业革命相伴,海运使贸易网络遍布全球,出海远航比哥伦布、麦哲伦的时代便利了许多。历史悠久的“博物学”也逐步发展为正规的动植物研究。越来越多的西方博物学家深入世界各地,去原产地研究那些以往西方人只知道标本、或者压根一无所知的珍奇动物,有机会就把它们活生生地运回欧洲。
在19世纪上半叶,大象、犀牛、河马、长颈鹿、老虎等原本在欧美难得一见的动物,陆续在各大动物园中普及;到19世纪末,黑猩猩、大猩猩甚至南极企鹅,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动物园里(至于今天人气爆棚的大熊猫,直到1936年才第一次被偷运出中国)。
1849年、1853年和1881年,伦敦动物园率先开设了两栖爬行动物馆、水族馆和昆虫馆,动物园的展示范围越来越大。
现代动物园展出逐步成型的同时,欧美国家也纷纷进入狂抢殖民地的“帝国主义”阶段。作为殖民征服的一部分,来自海外殖民地的野生动物,被看作“帝国荣耀”以及“文明征服自然”的象征。
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早先的动物园仅面向学者这点,似乎有些不可思议。毕竟观赏活生生的动物,目睹它们的奇妙外表和有趣行为,是各种年龄、学历、金钱地位的人,都能体会到的乐趣。因此在19世纪欧美城市中,随着有头有脸的“中产阶级”渐成规模、普通劳工的收入也提高到略有闲钱,动物园很快成了大受欢迎的公共休闲场所。
19世纪的欧美城市,居住环境远比今天污浊、拥挤,娱乐和旅游方式也远比今天单调。而动物园不仅相对开阔幽雅,而且花点小钱就能进去看动物、喝咖啡、散步晒太阳,性价比相当高。
当时不仅没有自然纪录片,就连野外拍照都很困难,印刷精美的画册也非寻常市民消费得起。因此对当时的公众来说,动物园是认识世界各地动物的最佳渠道,数以万计的普通人通过动物园才知道了大象、长颈鹿、老虎、秃鹫和鳄鱼长什么样子。
虽然动物园给当时西方国家的人们带来了无穷快乐,但不得不说以今天标准看来,当时的动物园给野生动物带来的却是巨大的劫难。在工业时代的欧美国家,人们普遍把动物当做纯粹的“物品”和“资源”,生态平衡的观念更是基本没有。
由于对动物习性缺乏了解,19世纪的动物园条件普遍狭小简陋、环境单调。狮虎熊等猛兽关在几十平米的铁笼里,热带禽鸟养在电话亭大的笼子里,大象犀牛的活动场也只容来回踱步。笼舍里光秃秃一片,食物也不够健康,还要面对众多游客的吵嚷、投喂甚至虐待……如此环境下,动物的死亡率之高、繁殖率之低,可想而知。
作为发源于启蒙时代、兴盛于帝国时代的产物,现代动物园以光与影并存的姿态,进入了20世纪。在接下来几十年里,一些动物园开始率先转型,致力于研究、繁殖濒危物种,减少进口来自野捕的动物,并改善自身的饲养展出条件。
二战后,在社会各界压力下,西方动物园普遍完成了从娱乐型、掠夺型向生态保护、科学教育功能的转型,把大量资源用于保护濒危动物栖息地,以及唤起公众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动物园里的动物,也作为向现代人展示美妙自然的“形象大使”,生活待遇不断改善。
动物园有存在的意义吗?到底要不要去动物园呢?看完这篇文章后,希望你可以自己得出答案。即便我们现在的动物园相较于18、19世纪的动物园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也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有不少缺陷,希望再过上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动物园又会有新的变化,找到更好的存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