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童年滤镜,狮子王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

作者: 翼狼Elang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19-07-12

《狮子王》是一部经典的三幕剧动画电影,讲述了狮子王国的王子辛巴从天真懵懂到重拾自我、重返光荣的故事。该电影通过狮子这一动物形象,重新诠释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故事,展现了狮子社会性群居生活的特点和生命循环的思考。

25年前,1994年,一部电影登陆了大荧幕。它是一部非常传统的三幕剧,观众们以一名王子的视角,经历了他从天真懵懂年少轻狂,到惨遭陷害一蹶不振,再到重拾自我重返光荣的三段故事。除了这条叙事主线之外,故事中还穿插了对大自然中生命循环的阐述和思考。

即便是在25年后重新把这部电影拿出来看,片头字幕出来之前的那一段史诗般的场面依然能够给我带来极大的震撼——是的,说的就是《狮子王》(The Lion King)。

今天正好是3D“真狮”版本的《狮子王》正式公映的日子,让我们一起来把童年滤镜拿掉,重新来温习一下《狮子王》里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吧!许多影评都曾提及,《狮子王》的故事其实是套上了狮子皮肤的《哈姆雷特》(又名《王子复仇记》)。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我叔杀我爸,篡位夺我家;我逃跑长大,回头干掉他”的故事。不过,迪士尼选择了用狮(Panthera leo)这种动物来重新诠释这个故事,造就了一部经典。

狮子是现存的、绝无仅有的、营社会性群居生活的猫科动物。一个狮群通常由一头健壮的雄性狮子和六七头成年雌狮以及它们的后代组成。狮子王的故事中以荣耀石作为领地的狮群结构与此十分类似,不过,荣耀石狮群里,成年的雄狮有两头——真正的“狮子王”木法沙(Mufasa),以及他的兄弟刀疤(Scar)。

电影中,刀疤正是因为觊觎木法沙的王位,而自己的体格又与木法沙差距过于悬殊,正面冲突打不过木法沙,才设计谋杀了木法沙,放逐了辛巴,使自己当上了伪王。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狮群里同时有两头成年雄狮的话,他们是不是真的会为了王位而打个你死我活呢?答案是——很可能不会。狮群当中其实有时候会同时存在好几头雄狮,而他们通常会是血缘兄弟。毕竟狮子和我们人类不同,它们不需要牺牲自己的发际线去考虑什么“王位继承顺序”的问题。在漫长的演化道路上,它们唯一需要担心的只有怎么样才能使自己的基因能够更好被传承下去——通俗地来讲,就是保障自己的领地以及交配权。

如果处于还没有组成自己的狮群的流浪状态,多只雄狮合作捕猎的成功率也比独立捕食要高。同理,组队的雄狮去挑战别的狮子王的“王位”时,获胜的几率也会提高不少。所以说,像刀疤那样,明明合作就能好吃好喝赖活着,偏偏要把强壮有力、能够保护狮群、提高自己存活几率的木法沙弄死的做法,简直就是蠢到了极点。

不过,组队的雄狮数量也不能无上限地增加——否则干脆全非洲的狮子组成一个大家庭得了。制约的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是食物。如果狮群里的雄狮数量过多的话,所需要获得的食物量就会增加;为了获取足够的食物,领地的面积也要随之增加;当领地面积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与其他动物或者其他狮群的领地发生冲突的概率也会随之上升,这么一来,就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能量来保护领地,最终是得不偿失的。

其次是交配机会。雌狮的发情周期相对比较短暂,如果雄狮的数量多到一定程度的话,每头雄狮能够获得的与雌狮交配的机会就会变少。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交配机会变少是不利于基因的传承的。所以,为了抢夺更多的交配机会,雄狮之间必然会产生争斗,接着内耗,然后就可能会造成狮群的分裂或者被别的雄狮乘虚而入。

那么,当狮群里面的雄狮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一般来说,狮群里的“狮儿子”或者“狮侄儿”成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老狮子王”就会被迫作出选择:要么,把自己的儿子和侄儿狠狠地修理一顿,然后把他们赶出狮群,让他们成为流浪在外的“流浪单身汉”——这其实和刀疤对辛巴做的事情非常像。这么做既可以避免狮口过多粮食不足,又能够避免这些幼年雄狮长到成年之后来挑战自己的地位。

更重要的一点:只是“流放”不直接“杀死”的话,能够把本狮群的基因带出去,增加和其他狮群交流基因的机会,减少近亲繁殖带来的基因劣化问题。

其实按照动画版《狮子王》故事中的设定,刀疤有自己的妻儿(据《狮子王2:辛巴的荣耀》)。所以如果他是一只现实中的雄狮,在夺取了木法沙的狮群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会把狮群中所有未成年的狮子(无论雄雌)都找出来,不管你是叫辛巴还是叫娜娜,反正统统都要杀死。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雄狮杀死幼崽的行为十分“残忍”,但这种弑幼行为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雄狮夺得的狮群中的所有幼狮都没有携带这头雄狮的基因。如果不将它们杀死的话,那雄狮相当于是在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替别的雄狮繁衍后代,这显然是十分不经济的一件事情。

其次,正在哺育幼狮的雌狮是不会进入发情周期的。

那就意味着在“别人家的孩子”长大之前,新上任的“狮子王”将无法获得交配的机会,更进一步降低了自己繁衍后代的可能性。

而等待这群小狮子长大成年、等到雌狮再次发情的这段期间里,可能会发生各种不可预估的情况:比如有别的更强壮的狮子突然过来篡位了,不小心被牛羚群撞残了,或者被自己的兄弟甩下悬崖摔死了,或者哪只小狮子长大了回头一巴掌把你轰走了……明明好不容易获得了交配权,都还没行使权力就失势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于是,与其等待机会,不如主动出击,用杀死小狮子的方式来迫使雌狮提前进入发情周期,确保自己能够获得更多交配和繁育后代的机会,才是雄狮子们的最佳选择。

那么最后,还有一个稍微有那么一点点“毁童年”的知识点想要和大家分享一下:《狮子王》中最后结为夫妻的男主角辛巴和女主角娜娜,其实是同父异母的兄妹。

然后他们的女儿琪娅拉(Kiara)与刀疤的儿子——辛巴的堂兄弟高孚(Kovu)凑成了一对……结果造成了一副“他哥变成了他爸,她爸变成了她哥”的微妙局面。因此,设定上高孚只是吉拉的“养子”。当然啦,狮子们可不会考虑什么“辈分”和“伦理”的问题,那都是人类自己搞出来的麻烦事儿。不过,尽可能地减少近亲繁殖这一点倒是所有有性生殖的动物们都会采取的一种策略。

对于狮子们来说,要避免发生上述那种混乱的情况,前文中提到的“把成年的雄狮逐出狮群”使他们去流浪,去和其他狮群发生交集,便是演化上的一种最优解。

UUID: 2531e358-b214-478c-aba3-803633137b2f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19年/2019-07-12_去掉童年滤镜,狮子王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