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最近特别火,作为古装剧,它称得上用心二字。虽然免不了有些纰漏,然而瑕不掩瑜,值得鼓励。剧中各种服装道具礼仪,像金属铠甲、子午簪、唱喏还有叉手礼,已经有很多专业人士科普过了,我们就不多罗嗦了。今天就带大家看看剧里那些不太引人注意的细节吧。
剧中旅贲军追捕来自域外的狼卫时,把他们不戴幞头作为显眼标志,这一点确实很准确。因为当时长安城里的男人,恐怕没有几个不戴幞头的,这可是大唐男儿的标配啊。好多人以为幞头就是一种帽子,实际上,幞头本来不是帽子,它原本指布巾,现在南方地区的一些方言仍然把毛巾称为“幞子”。早期的幞头可以理解成一种包头布,清朝以前的中国男性都蓄发梳髻,常用布裹住来防止发髻散开。
南北朝以来,为了能够收束牢固,幞头常常预先裁出四个角,系裹时位于脑后的两个角在系结后下垂,于是就有了我们看到的两个“尾巴”。唐代的幞头还保留着裹头布的本意,但后世人们懒得每次都打结,于是就逐渐演变成了可以直接戴上取下的帽子,帽子后加上两条尾巴模仿幞头角凑数,形成了装饰性的“帽翅”。
《长安十二时辰》的第六集,被誉为第一个小高潮,广获好评。不过当“昆仑奴”葛老出现在屏幕上时,不少人发出疑问:“唐朝怎么有黑人?”马上就有热心观众复制了某百科来解释:“昆仑大多数是东南亚的土著人,虽然皮肤较中国人黑,但仍然是黄种人。另有少部分是非洲黑人,估计是随阿拉伯人来华的。”
要说《长安》上线以来最火热的话题,那必然就是其中的武备了。该吹爆的优点和该改进的不足大家都已经讨论得很充分了,那我们就来聊聊唐甲中的明星——明光铠吧。明光铠一般认为出现于东汉末期,南北朝和唐朝非常盛行。这种铠甲的主要特征是在铠甲胸背部位上各有一块或多块经过打磨,称作护心镜的圆形防护金属片。
好多人都知道唐朝时“大人”一词是对父母的称呼,不宜称呼官员,对官员的准确称呼应该是“姓+官职”,比如“李司丞”。《长安》剧里这一点注意的还好,不过仍然也有“大人”时不时往外冒。除此之外,剧中的何监第一次出场时,他的儿子跟在后面喊他“阿爷”,这也让很多观众一脸问号。其实,汉语中的“爷”和“爹”,最早都是父亲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