鸮[xiāo],就是人们常说的“猫头鹰”。鸮类通常有一双前视的大眼睛,眼睛周围放射状排列的特化羽毛,形成了一个“大圆脸”,喙部钩状,双爪锐利,体色暗淡多带斑纹。它们是一类适应夜行性生活的猛禽。在我国,一共分布着2科32种鸮形目鸟类,体型最大的雕鸮(Bubo bubo)身长可以达到75厘米,最小的领鸺[xiū]鹠[liú](Glaucidium brodiei)仅为15厘米。
鸮形目鸟类神出鬼没,长相奇异,很早就引起了古人的注意。在中国出土过大量的鸮形器,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1976年,在殷墟妇好墓中发现的盛酒器“妇好鸮尊”。该尊以鸮为原型,栩栩如生的大面盘,四周还附有华丽的鸮形纹饰,非常精美,与今天的主角长耳鸮(Aiso otus)有几分神似。
长耳鸮体长约为33~40厘米,是一种体型中等的鸮类。它有个又大又圆的脑袋,在棕黄色圆圆的面盘上,有一对极大的眼睛,虹膜橙红色或者黄色,水灵又忽闪,整只长耳鸮就好像一只圆滚滚的毛绒玩具,显得颇为呆萌。
长耳鸮头顶上有一对长长的耳朵,所以有些地方把它称为长耳木兔、有耳麦猫王。其实这对“耳朵”是两簇耳羽,竖直后如同耳朵。耳羽不是听觉器官,但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向同类发起警报或者恐吓潜在的威胁者。它真实的耳朵位于耳羽基部。
长耳鸮的分布范围很广,国外主要分布于欧洲、亚洲北部以及北美洲,国内繁殖于我国北部大部分省份,越冬于长江流域以南的东南沿海各省,分布种群在当地为留鸟。
长耳鸮栖息于森林中,偶尔出现于林缘以及农田地带,白天则多藏匿于树林中,黄昏和晚上才出来活动。虽然看起来呆萌,但它绝对是夜间的顶级猎手。
长耳鸮眼球占头部的比例很大,眼睛大,瞳孔也大,可以增加进光量。长耳鸮的眼球不是球状而是管状,焦距较短,短焦距和大瞳孔可以提高其夜间成像的清晰度。长耳鸮视网膜上视杆细胞的密度很大,极大增强了它在黑暗环境中的捕光能力。
长耳鸮柱状的眼球有坚硬的巩膜环支撑,只能朝前看,为了弥补其视野范围的不足,长耳鸮旋转脖子的角度,可以达到270°,能轻松观察到四周的风吹草动。长耳鸮的颈椎一共有14块,人类只有7块,而且长耳鸮颈椎之间关节面呈马鞍形,使其颈椎更加灵活。
长耳鸮可以听到厚厚积雪下鼠类穿梭的声音,然后利用强健的爪或喙捕捉猎物。研究发现,很多鸮形目鸟类听觉系统发生了特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两耳不对称,两只耳朵的耳孔位置、形状、外耳道的宽度等都不同。这种不对称的耳朵结构可以让声音在到达两耳时,产生时间差和强度差,通过细微的差异,就可以对声源进行定位。
长耳鸮飞羽前面的边缘,长着一排锯齿状结构,在后面的边缘则有绒毛状结构。这些结构是猫头鹰的“消音器”,可以稳定飞羽表面的空气流动,减少飞行中的噪音。有了这样的羽毛,长耳鸮就可以在夜幕下悄无声息地袭击猎物。
长耳鸮通常会把整个猎物吞下去。在进食8~14小时后,一些难消化的动物毛发和骨骼,会在消化道内形成一个团,然后吐出。如果将食丸剖开,你会发现里面的骨头异常洁白,筋腱骨膜被消化得一干二净。许多鸟类都会吐出食丸,来排出食物中无法消化的成分。
长耳鸮堂堂一猛禽,却喜欢抢别人家的房住,喜鹊(Pica pica)常常不幸沦为它的受害者。长耳鸮强占喜鹊的巢之后,会直接去掉巢的顶部,作为自己的育儿场所。长耳鸮还会占用其他鸦科鸟类的巢,偶尔还会强占猛禽(如苍鹰Accipiter gentilis)的巢。
长耳鸮的孵化期是27~28天,由于它是晚成鸟,孵化之后还要双亲共同抚育23~24天,才能出窝飞行。
我国长耳鸮数量较少,目前已列入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北京的长耳鸮越冬地点,有故宫、天坛、孔庙等,这些地方的共同特点,是有密布的柏树林和古建筑群,相对比较安静,可以满足长耳鸮夜晚捕猎、白天栖息的双重需要。
长耳鸮白天视力不佳,静息时又易被噪声干扰,因此越冬长耳鸮的分布密度,与周围环境的噪音水平成反比。在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长耳鸮难觅安静的栖息地。近些年,一些不文明的鸟类摄影者,肆意干涉鸟类的正常生活,也对长耳鸮产生了不少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