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怎么少得了清凉美味的冰激凌!今天,我们就来给冰激凌加点“料”,让你在下次吃冰激凌的时候可以和朋友们分享更丰富的体验,做一个有内涵的吃货。
说到冰激凌的成分,很多人一定都会想到牛奶和糖。但其实普通冰激凌中占体积最大的是空气,有的甚至超过其它原料的总体积。感觉受到了欺骗?接着往下看你就知道为什么要往冰激凌里加空气了。
普通冰激凌一般约占50%(即膨胀率100%),取决于冰激凌的种类。这些分散在冰激凌中的小气泡虽然没有味道,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冰激凌的蓬松程度。空气越多,膨胀率越高,冰激凌的口感也会更软篷,喜欢口感醇厚者还是挑选膨胀率较低的冰激凌,比如意式冰激凌(膨胀率20-30%)和果汁雪泥(膨胀率几乎为0)。
冰晶约占30%,来自于各个成分中的水分结晶。冰晶的大小会影响冰激凌的颗粒感强弱。选择吃冰激凌而不是冰沙,为的当然是其顺滑的口感,因此我们需要让冰晶尽可能地小。
糖约占15%,可以是蔗糖、蜂蜜、糖浆等。糖的主要作用自然是负责甜,但同时也能改善冰激凌的质地、降低它的凝固点,使其不易冻成冰块。
脂肪约占5%,通常来自牛奶(包括奶油、黄油等奶制品),主要为甘油三酯。别说到脂肪就抗拒嘛,冰激凌的醇厚口感主要就靠它了,同时也为冰激凌带来了细腻柔滑的质地。
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牛奶中的酪蛋白、乳清蛋白。它们包裹在脂肪液滴周围,阻碍脂肪液滴的“抱团壮大”,这样就能使脂肪更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而不是与水分层。
乳化剂将原本相互“嫌弃”的脂肪和水“牵线搭桥”到一起的另一重要媒介。本质上就是表面活性剂,既有能结合水分子的亲水基,又有能包围脂肪分子的亲油基。
冰激凌的配料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别以为把它们一股脑扔冰箱就完事了,冰激凌制造商还得靠这吃饭呢。接下来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冰激凌到底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吧。
将混合好的上述原料进行巴氏灭菌,温度范围一般在65℃-85℃,时间从十几秒到半小时不等,通常温度设定越高,加热时间越短。杀菌后又迅速冷却,尽可能降低对冰激凌营养成分和风味的影响。
杀菌完成后,就该将原料进一步混匀。只是倒在一起搅一搅可不够,因为水和脂肪是两个天生的“冤家”,不采取些“非常手段”,它们是不会“好好相处”的。
即使这样强行用外力混合,水和脂肪仍然还是蠢蠢欲动地想要分开,这时候就需要让他们“冷静”一下。将均匀搅拌后的混合液置于0-5℃的冷藏室中储存4-24小时,令蛋白质和乳化剂有充足时间包围脂肪小液滴,阻止脂肪液滴之间的“复合”。
经过上一步,各成分的相处都已经变得相当“和谐”,是时候为它们“打打气”嗨起来啦!通过在制冷剂中高速搅拌,冰激凌混合液与空气跳起了“华尔兹“,容纳进各种小气泡,打造柔软蓬松质地。
经过上一步的冷冻搅拌,冰激凌其实还只是半冷冻状态,并未稳定成型。因此,我们需要让它再多“冷静”一会儿,才能变成真正“有型”的冰激凌。
所有步骤都完成之后,就可以享用美味的冰激凌啦。然而,吃到一半,麻麻突然喊你帮忙,你只好依依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冰激凌,结果回来时冰激凌已经融化得差不多了。
这时候空气就体现出它的存在感了,这种口感落差的部分原因在于融化后的冰激凌就像加热后的可乐,气泡已经跑得差不多了,因此吃起来也没有之前那样松软。
虽然冰激凌的起源一直存在争议,但它的确在电冰箱发明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据传,早在公元前500年,古代波斯人就从自然界中采集冰雪加入调味料来制作夏季点心。
大约在公元前200年,我国出现了一种类似冰激凌的制作方法——将冰雪与硝石(含硝酸盐)混合作为制冷剂来冷凝糖浆或牛奶。
据说二战期间,曾有美国战斗机飞行员将装有冰激凌原料的金属罐套在浆叶上,起飞后,螺旋桨将罐中原料搅匀,而高空的低温又会将其冷凝,这样“空中冰激凌“就制成了。
美国是世界上人均消耗冰激凌最多的国家,每人每年消耗23升。根据吉尼斯记录(2018),一个普通大小的冰激凌蛋卷上可以放上125个正常大小的冰激凌球。世界上最高的蛋筒冰激凌高达3.0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