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是没有跟上人类进步的存在?

作者: 陈周贤

来源: 科学大院

发布日期: 2019-07-07

本文探讨了牙齿与骨骼的区别,牙齿的结构与功能,以及智齿的进化与人类饮食习惯的变化。智齿作为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渐退化的牙齿,反映了人类饮食习惯的变化对身体结构的影响。

教学过程中,偶尔会有学生问我:“牙齿算不算骨骼?”虽然学生们直觉上认为牙齿应该不算是骨骼,但可能由于其与骨骼一样质地坚硬,形状也类似,所以经常混淆。准确地说,牙齿并不是骨骼。骨骼在折断之后能够重新生长并自然愈合,但牙齿只长一次。如果咀嚼食物时,牙齿表面折断,那么折断的部位不会继续生长。因此,此时去牙科治疗就需要把折断的部位磨平,之后使用人造材料填充。

之所以混淆牙齿与骨骼,是因为它们一样质地坚硬,外观也相似。其实,二者之间确实存在共同点,其中最大的共同点是,二者的主要成分都是羟基磷灰石。牙齿比骨骼更坚硬,其大部分成分都是羟基磷灰石。由于牙齿不具有骨骼的再生功能,生长出来就要使用一辈子,所以需要更加坚硬。我们偶尔用牙齿咀嚼鸡骨或鱼骨,甚至有人咬坚硬的核桃壳,牙齿都不会折断,正是因为牙齿表面牙釉质的大部分成分就是坚硬的羟基磷灰石。

然而,牙齿遭到过度使用会产生细微的裂痕,最终断裂。

牙齿大致可分为两部分:露在牙龈外的牙冠和牙龈内部的牙根。我们刷牙时清洁的部分是牙齿表面的牙釉质。牙本质位于牙釉质的内部,牙冠和牙根中都含有牙本质。我们用手敲打牙齿时之所以没有任何反应,是因为牙冠部位没有神经或血管分布。接受牙科治疗时,磨平牙齿不会带来很大的疼痛感,也是因为牙釉质中没有感知神经组织。

因此,我们常用“刮骨”来形容疼痛的程度,却没有与牙齿相关的词语。那么,为什么我们接受牙科治疗时还是会感到疼痛呢?虽然触碰牙釉质不会带来痛感,但牙本质的下面就有神经和血管。因此,如果治疗过程中碰到这个部位,就一定会引起疼痛。

即便牙齿不发生断裂,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其表面也会逐渐受到一定程度的磨损。考古学遗址出土的牙齿中,经常可以发现表面受到严重磨损的现象。尤其是死亡年龄推测在40岁以上的遗体,其臼齿部位严重磨损,导致本应凹凸不平的牙齿表面变得光滑,甚至被磨损得比其他牙齿明显低矮。朝鲜时代遗迹出土的牙齿中,经常可以发现牙齿磨损严重,整个牙釉质消失,牙本质暴露在外的情况。死者生前应该忍受了不小的痛苦。

那么,鹿、牛、马这些动物每天都要吃草,不停地用牙齿咀嚼,它们的牙齿会不会加速磨损而耗尽呢?食草动物的牙齿与人类的牙齿在形状上是存在差异的。首先,食草动物的单颗牙齿比人类的牙齿更宽、更长。由于牙齿较大,所以即使磨损速度较快,也不会耗尽。象的牙齿形似搓衣板,有三四个三角包饭那么大,而鹿的牙齿长度相当于成人的小指。

自古以来,马都是人类的交通工具,我们针对马的牙齿研究比其他动物的更多,因为我们需要通过牙齿的磨损程度判断马的健康状态及其年龄。在交易市场上,买家通常通过观察牙齿的磨损程度确认马的真实年龄。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从乳牙换到恒牙的过程。人类的牙齿包括门牙、犬齿、臼齿等,具有多种形状和功能。门牙和犬齿负责将食物切断,臼齿的功能是将食物磨碎。但如果认为其他动物的牙齿也是如此,就大错特错了。鳄鱼或青蛙虽是脊椎动物,但不是哺乳动物,它们所有牙齿的形状都相同。这些动物不需要将食物咬断并咀嚼,只需咬住食物后直接吞下去,所以牙齿不需要具有某些特殊功能。

智齿是口腔最内侧的第三颗大臼齿。智齿在牙床中生长缓慢。从10岁起,智齿开始发育,通常在20岁左右才长出牙床。很多人会因智齿长出的方向歪斜或横向生长而遭受很多痛苦。就算智齿正常长出,由于很难在刷牙时清洁到最里面的角落,有人也会直接拔掉。智齿反映的这个问题说明,人类身体的进化速度尚不及饮食习惯的变化速度。

UUID: 2f62686b-1c12-418e-9e6d-74017d299fd2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科学大院公众号-pdf2txt/2019年/2019-07-07_智齿,是没有跟上人类进步的存在?今日有书.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11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