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米保卫战:蛾口夺粮

作者: 唐楚飞

来源: 知识分子

发布日期: 2019-07-04

自2019年1月在中国云南发现草地贪夜蛾以来,这种害虫迅速蔓延至全国19省500余万亩玉米粮食产区,对中国的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国家农业农村部紧急下拨5亿元防控资金,并启动应急防治用药机制,以遏制草地贪夜蛾的爆发成灾。草地贪夜蛾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和扩散能力,缺乏天敌,能取食350多种植物,对玉米和水稻尤其构成威胁。中国在草地贪夜蛾入侵前已有预案准备,早期防控措施及时有力,但抗击该害虫仍需持续研发新的化学、生物农药,调整治理策略。

中国“蛾口夺粮”之战已打响半年。自今年1月最初在云南发现,草地贪夜蛾席卷了全国19省500余万亩玉米粮食产区,还有扩展的态势。6月21日,国家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方案》,会同财政部紧急下拨了5亿元防控资金,要求坚决遏制草地贪夜蛾爆发成灾,保障粮食及农业生产安全。草地贪夜蛾又称秋粘虫,它相貌平平,和许多夜蛾科的其它昆虫一样浑身灰扑扑的,非专业技术人员难以辨别,但其为害特征十分显著。

它的英文名是“fall armyworm”,意指其在幼虫阶段取食时像军队作战,所到之处哀鸿遍野,转移又像行军一样迅速,在晚夏早秋为害尤其严重。草地贪夜蛾缺乏天敌,可以同时取食350多种植物,对多种作物的生存,尤其是玉米和水稻产生严重的威胁;它们同时存在同类相食的现象,是目前已知取食范围最广的杂食性昆虫之一,生存能力极强。从卵到发育成成虫再大量产卵只需要30天左右。

成虫一夜能飞100公里,雌虫产卵前可飞500公里,还可在季风气流的帮助下乘风远距离飞翔。

草地贪夜蛾最早起源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曾导致美国佛罗里达州玉米减产20%,2016年起传播至在非洲并爆发,后在撒哈拉以南地区迅速入侵蔓延,严重区域出现毁种绝收现象,造成玉米减产830万到2060万吨,对应高达24.8亿到61.9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2018年5月,草地贪夜蛾首次在印度出现,随即向亚洲其它国家发散。2018年8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就草地贪夜蛾发出全球预警,指出其“分布太广,数量太多,无法(从其广泛入侵的地区)消灭”。2018年11月,该害虫入侵孟加拉和斯里兰卡,随后12月中旬开始在缅甸迅速蔓延,并于今年1月在中国云南普洱市首次报道。

草地贪夜蛾分为“玉米型”与“水稻型”,即一种亚型主要取食玉米,一种亚型主要取食水稻。

此次入侵中国的草地贪夜蛾主要取食玉米,现已在全国19省500余万亩玉米粮食产区发现,造成了大量损失。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19年5月14日发布的数据,最早受害的云南、广西、湖南部分地区被害株率已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玉米产量大幅下降。由于云南全年气候都适宜玉米的生长,部分地区目前已出现了草地贪夜蛾迭代为害的状况,使得治理更加困难。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信息生态课题组的研究预测,草地贪夜蛾将通过东、西两条路径进入中国北方玉米主产区华北平原,甚至东北平原,严重威胁中国玉米生产,造成重要的经济损失。

中国是全球第二玉米产国,玉米生产量在中国的谷物生产中占比也是最大的,达到42%。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19年玉米产量预计同比下降0.7%,预计未来10年玉米进口量增大。

玉米需求本身趋紧,但草地贪夜蛾虫害又此时对其产量产生冲击,在中美贸易战还在进行的今天无疑对中国消费者产生了更大的经济压力。草地贪夜蛾的持续扩散与非洲猪瘟爆发时间靠近,也对中国的粮食安全产生了进一步威胁,凯投宏观 (Capital Economics) 分析师表示,它们将进一步推高食品价格通胀。

日前,农业部也指出,最近除南方各省份发生区域继续扩大外,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地区也会出现为害区域,华北和东北南部出现草地贪夜蛾概率增加,温带季风气候区是现在的重点防护区,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温度的上升,环境会更适宜成虫羽化迁飞,特别是7月到8月,此时西南季风最强,草地贪夜蛾可随季风向北大量迁徙,而此时黄淮海地区玉米也进入了生长旺季,容易受到草地贪夜蛾的侵害。

中国的国内外贸易往来众多,草地贪夜蛾可随交通运输工具进行进一步传播,这也进一步增大了传播风险。

在当前的防治过程中,人们发现,草地贪夜蛾具有明显的抗药性,用药不当不仅不能够对抗害虫,还会因为药物滥用造成环境污染,并消耗大量的农户生产、人力成本。

值得重视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最新研究结果发现,此次入侵的草地贪夜蛾中的90%事实上都携带有部分“水稻型”的基因,它们很有可能是“水稻型”和“玉米型”两种类型夜蛾杂交产生的后代。专家也就此指出,需要警惕水稻型草地贪夜蛾的出现。

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王振营的研究团队于2018年第三四季度就向农业农村部提交了有关草地贪夜蛾预警报告,并于11月底在国内首次发表了草地贪夜蛾将入侵中国的预警文章。中国农科院吴孔明院士团队已筛选出一批对草地贪夜蛾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用于应急防治。农业农村部已启动了应急防治用药机制,并公布了25种防治用药名录,依科学方法防治的地块可以有效控制幼虫。

目前,大部分省市都出台了具体的防控方案,根据预测的迁飞路线进行虫情监控预测、成虫诱杀、化学和生物的多种手段防控。化学防控是目前国内控制草地贪夜蛾的主要方法。此外,国内多个单位已合作组装完成了草地贪夜蛾首个染色体级别的基因组,该工作的完成对于了解草地贪夜蛾的杂食性、耐药性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进一步推动对其的科学防治。

总的来说,由于中国在草地贪夜蛾入侵前已有一定的预案准备,虫害发现早,早期防控及时有力且防控措施已系统化,目前来看该虫灾是可防可控的。但是,抗击该害虫从开始就是一场持久战,研发新的化学、生物农药,调整治理策略以控制其为害从被入侵开始就不会结束。

UUID: 75a8add7-0bad-4e21-a965-b4a95d5ca484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知识分子公众号-pdf2txt/2019年/2019-07-04_中国玉米保卫战:蛾口夺粮.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