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主动引入埃博拉病毒,是引狼入室吗?

作者: 麦麦&李小葵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19-07-04

日本决定引入埃博拉病毒等5种高危病毒进行研究,以应对即将到来的东京奥运会可能带来的传染病风险。此举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担忧,尽管存在安全风险,但研究这些病毒对于全球公共卫生安全至关重要。

还有一年东京奥运会就要开幕了,想想咱们快要办奥运的时候全民都在积极准备,生怕出什么差错。但近日却突然有消息爆出,日本决定把杀人如麻的埃博拉病毒引入本国。这……难道是恐怖片开场?

根据共同社的消息,7月1日,日本厚生劳动相与东京都武藏村山市市长举行会谈,一致同意位于该市内的国立感染症研究所引进5种病毒,分别是拉沙热、南美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马尔堡病、以及埃博拉出血热的致病病毒。引入病毒的手续很快会开始办理,这些危险的病毒,最快在今年夏天就会首次从海外进入日本。官方表示,东京奥运会近在眼前,引入病毒的目的是为了迅速准确地检查出可能从海外携带入境的传染病。

日本网友的情绪还算平静,但引入病毒消息传到微博后,立刻引起了中国网友广泛的不解和愤怒,将矛头直指置市民安危于不顾的日本政府,甚至有网友也开始担忧自己的安危。人们对于埃博拉的恐慌似乎理所当然。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从25%到90%不等,平均致死率高达50%,目前还没有安全、可供广泛使用的药物或疫苗;2014年,这种病毒曾在西非引发了一场严重的疫情。

其他4种病毒也十分危险,其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疫情死亡率在40%左右,尚无疫苗可预防;马尔堡病毒更是凶险,很多患者在5到7天内就会出现严重出血,在贫困地区的死亡率甚至可高达80%。

幸而埃博拉并不是靠空气传播,否则它可能会像流感或肺结核一样全球性传播。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体液感染:如果皮肤或黏膜破损,又刚好接触到已经感染了埃博拉的人或动物的血液、分泌物(例如粪便、尿液、唾液、精液等)或其他体液,才会感染这种病毒。而且,这种病毒在遗传性上相对稳定,以后要突变为空气传播的病毒,可能性很小。

埃博拉的主要疫区在西非一带。

如果要研究埃博拉病毒,研究人员为什么不去非洲,而要将病毒带到别的国家呢?非洲当地的实验条件可能是一大影响因素。埃博拉病毒如此危险,因此活病毒相关研究应当在最高防护实验室——四级生物安全水平(Biosafety level 4, BSL-4)下进行;就算是研究失去活性的病毒,也最好在三级实验室里进行。目前,西非只有位于加蓬的一间实验室达到了这一等级,而日本早已拥有了BSL-4等级的实验室。

要将埃博拉病毒进口到其他国家进行研究,第一个问题是运输。对于这种危险性的病毒,运输过程当然不像蔬菜水果那样简单。不仅需要层层密封和包裹,而且要严格按照规定,标注要各项信息。同时,负责包装和运输的人员,也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考核。其次,研究所在的实验室,也需要严格防护。

上面提到的BSL-4等级的实验室,不仅会用电脑控制各个出入口,而且所有废气、废水的排放,都会经过严格的消毒和处理,不会随意流向实验室外;同时,还会配备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以摧毁所有的生物危害的痕迹。

这些保障,是为了让人们可以对这些高危险性的病原体进行研究,从而又不致于扩大这些病原体的危害。很多人的顾虑在于,这些措施能否真正保障我们的安全。

类似的研究的确曾经出现过意外,一个例子是对SARS病毒的研究,这种研究需要在BSL-3实验室中进行。

2003年,新加坡一间实验室因为操作不当,致使研究人员感染上了SARS;200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发生实验室感染,原因是某工作人员多次从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带出未经严格验证效果的灭活SARS病毒在普通实验室进行实验,这次疫情中北京和安徽两地共出现9例SARS确诊病例、862人被医学隔离。

这样的事故也提醒研究者,研究致病性病原体、尤其是埃博拉这么危险的病毒,实验室管理和操作再小心也不为过。

许多实验本身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放弃实验研究,则把人类健康放到了更危险的境地,在努力保障研究安全、升级研究条件的同时,我们也不该忘记向科研人员致敬。

UUID: 258d88e5-b757-41ea-b45e-f185408fd938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9/2019-07-04_日本主动引入埃博拉病毒,是引狼入室吗?.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