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特楼”列为北京历史文物
2019年6月29日,李佩(1917.12.22-2017.1.12)生前秘书李伟格给我发来微信,"丹红:好消息,中关村特楼不会拆了。"原来,在2019年6月22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公示了第一批429处历史建筑,包括中关村街道的科源社区三栋楼,也就是被称为中关村“特楼”的13号楼、14号楼和15号楼。
“特楼”是1950年代为中科院科研人员建设的三栋住宅楼,因其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最好,以安置海外归来的著名学者和国内自然人文学各学科领域的知名科学家居住,因此被称之为“特楼”。此前,特楼曾被列入北京市改造拆迁范围。这真的是一个梦想成真的时刻,我们为之欢欣鼓舞。
因为我们知道,这是2017年1月以99岁高龄去世的李佩的生前最后一个梦想:保留中国科学院中关村三幢特级专家楼,这里是共和国科学事业奠基人的故居。
1950年代,郭永怀李佩和女儿郭芹在中关村13楼家门口合影。65年前,为迎接从美国、英国、法国等海外归国的高级学者,中国科学院在中关村建了三幢特级专家楼。1955年11月,从美国归来的钱学森一家是第一批住房,他们住14号特楼;一年后归来的郭永怀李佩一家住13号楼,与钱学森家毗邻而居。
1956年9月11日,钱学森致信正启程回国的郭永怀,邀请他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信中提到了两家在中关村特楼的住房:永怀兄:这封信是请广州的中国科学院办事处面交,算是我们欢迎您一家三口的一点心意!我们本想到深圳去迎接您们过桥,但看来办不到了,失迎了!我们一年来是生活在最愉快的生活中,每一天都被美好的前景所鼓舞,我们想您们也必定会有一样的经验。
今天是足踏祖国土地的头一天,也就是快乐生活的头一天,忘去那黑暗的美国吧!
我个人还更要表示欢迎你,请你到中国科学院的力学研究所来工作,我们已经为你在所里准备好了你的“办公室”,是一间朝南的在二层楼的房间,淡绿色的窗帘,望出去是一排松树。希望你能满意。你的住房也已经准备了,离办公室只五分钟的步行,离我们也很近,算是近邻。
从1956年11月入住13楼203室,直到2017年1月逝世,除了1970-1977年在安徽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接受“劳动改造”的8年,李佩一直住在这里,人生的近60年也留在了这里。1980年代末,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中关村特楼曾面临拆迁之虞,李佩和何泽慧(1914.3.5-2011.6.20)这两位特楼的最早居民,开始为保存“特楼”大声疾呼。
2009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看望何泽慧时,何泽慧表示不愿搬离特楼,"在这里住惯了,哪儿也不去了,除非上八宝山"。2011年6月,何泽慧先生逝世后,94岁的李佩一个人坚持努力。2015年4月,我在李佩家中"我今年98岁了,我是1956年11月住进这里的,快60年了!"这是2015年4月12日,我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创校友基金会秘书长刘志峰,到中关村李佩家中拜访时,她对我们说的第一句话。
我知道:保留中关村三幢特级专家楼是李佩生命中的最后一个梦想,我决定努力帮助她实现这个梦想。2015年9月,我写成长篇文章"李佩:98岁的郭永怀夫人和她的国",分三次发表在《知识分子》,我也因此开始对李佩的百年人生的重新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并考证了1950年代李佩和郭永怀在美国绮色佳小镇的家。
2019年4月25日,我和先生驾车从费城到绮色佳,寻找郭永怀、李佩在康奈尔大学的足迹。
李佩的家位于绮色佳市中心一个幽静街区。这是一幢建于1870年的维多利亚风格独幢花园别墅,三层楼加地下室和独立车库。令我倍感惊奇的是:今天这幢住房的外观和颜色,和1952年8月郭永怀李佩全家在楼前的合影时,一模一样!而这幢150年前建成的房子,至今还有住户!我对先生说:"希望国家能保留着中关村的三幢特楼,否则,我们以后只有到美国绮色佳瞻仰郭永怀李佩的故居了。"
今天,在这个梦想成真的时刻,我们在此公布李佩30多年前亲笔写的保留中关村特楼的呼吁信,并重发2015年10月18日《知识分子》专栏文章节选:李佩中关村之恋,让我们一起回顾李佩在中关村的风雨人生,还有她永恒的慈爱、智慧和勇敢。
李佩亲笔书写呼吁信
呼吁保留中关村最早归国的老科学家们居住的宿舍楼
位于中关村中科院北宿舍区最中心的三幢楼:13、14、15,及其共北边的10、12楼,是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由美、英等国归来参加科教兴国、建设中科院各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居住密集的宿舍区。我和郭永怀是1956年11月间住进13楼(当时排为26楼)的,同时入住的有张文裕、王承书一家,相继迁入的有:汪德昭、杨嘉墀、郭慕孙、陈家镛各家,在隔壁单元住的有刘崇乐、梁树权、熊庆来、林一、屠善澄、顾准等。
住在14楼的有:钱三强、何泽慧、钱学森、赵忠尧、秉志、戴芳澜、贝时璋、邓叔群、黄秉维、钱崇澍、陆学善、施汝为、罗常培(文学语言学家)等。住在15楼的有:王淦昌、吕叔湘(语言学家)、柳大纲、恽子强、林镕、陈世骧、傅承义、李善邦、陆元九、蔡邦华、赵九章、叶渚沛、陆志伟、马溶之等户。
住在10、12楼及分散在5号、7号等楼的有陈芳允、叶笃正、彭桓武、胡世华、朱洪元、李荫远、李正武、王绶琯、冯康、谢家麟、陈能宽、王葆仁、关肇直、林同骥、钱人元、蒋明谦、冼鼎昌、蒋丽金、许国志、夏培肃、郑哲敏、陆启铿等户。
黄庄小区宿舍楼建成后,上列各户不少迁走,但唐敖庆、顾功叙、郑哲敏等先后迁入15楼,吕保纸、马世骏、郑作新、杨承宗等迁入14楼,刘光鼎、吴汝康等迁入13楼。
上列科学家几乎全部都是学部委员(后改为院士),将近一半是50年代由美国回来,他们都参加开创新中国不同领域的自然学科,撰写教材,与有关大专院校(如北大、清华、科大、北航等)兼课,培养研究生,为我国的科学、技术及教育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我国的国防建设争得了荣誉,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就有8人,为两弹一星研制做出贡献的还有多人。
1982年中央颁布的文物保护法中规定,对“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人与物要重点保护。最近中央又一再重申保护文物及名人故居。中关村这几幢楼是众多为科教兴邦建立功勋的科学家们的故居,历史不应忘记他们,不应忘记他们当年孜孜不倦、埋头书案的生活环境,使后代年青人在高楼大厦群中看到师祖辈当年的艰苦朴素创业心境,未始没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李佩签字页:我们认为保留中关村早年归国的老科学家们居住的几幢宿舍楼时,“科教兴国”既有现实意义,又能对后代的科技工作起到不忘历史、不忘师辈们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作用。
李佩的中关村之恋
2009年6月7日,王丹红在中关村李佩家中。"每一位力学所的老职工永远都不会忘记,不论盛夏或严冬,不论是刮风或下雨,一位身材瘦长、头戴鸭舌帽、低头沉思着,大踏步地来往于力学所大楼和中关村13号之间的那位学者。郭先生就是这样默默而高效地工作着"——郑哲敏直到今日,从中关村13号到力学所大楼,李佩还走在这条路。
从1998年11月13日开始,到2011年6月10日周五下午的最后一次活动,在中科大厦礼堂和力学所主楼,李佩义务组织、主持了600余场中关村老年协会系列知识讲座。最近一年多,因身体虚弱,每周开会时,才由照顾她多年力学所李伟格女士开车来接送她。
任知恕曾问李佩:打算干到什么时候?她说:直到干不动为止。我想起弗兰西斯·培根说过的一句话:"我把这样的品质称为善,并把这种意向称为原生的善。"
20世纪90年代中期,商业建设大潮在中关村汹涌,13、14和15号楼也面临拆迁命运。为了保留这些珍贵的文化精神遗产,科源小区的居民们,特别是“特楼”的李佩和何泽慧先生等,通过多种渠道呼吁保护这些建筑。努力终见成效,2012年,北京市政协通过动议案,决定将中关村“特楼”建成科学文化保护区。中关村的居民们感慨:多亏了这两位老太太,她们真厉害!
2009年8月6日上午,国务院时任总理温家宝来到中关村14号楼,看望何泽慧院士。这是就任总理以来,温家宝连续第五年登门看望何先生。温家宝说:"何老,50多年过去了,您还一直住在这儿。我记得当初到您家里,屋里到处堆满了书。我来的时候,您就给我一个小马扎坐……"在一次看望中,温总理见何先生家已陈旧,走廊里堆满了书,建议她搬个新家,但何先生说,在这里住惯了,哪儿也不去了,除非上八宝山。
何泽慧的女儿对温总理说,父母从1955年起就住在这套房子里,迄今已逾半世纪,因这里有好多记忆。温总理说:"这里留下了记忆,也留下了精神。"
1954年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学研究所从上海迁到北京,生物学家、教育家贝时璋就和家人住在中关村14楼。贝老的孙女贝泠在爷爷身边长大,在《回忆我的爷爷贝时璋》中写道:"我最初对音乐的印象就是家里老式唱机里流淌出的‘蓝色多瑙河’和‘天鹅湖’。上小学后我开始学钢琴,爷爷每天下班回来都要听我练琴,直到1988年我们搬走。"
2008年的一天,李佩让我到贝先生家送一份资料。我第一次走进14楼,狭长的走廊两旁共有六个房间,当时贝先生坐在客厅里,声音宏亮,与在座的几位研究人员讨论问题。2009年10月29日上午,107岁的贝先生在家中在睡梦里安详辞世。在去世前一天,他还在家里和六位研究人员谈创新。
在近60年的时间里,除了在科大的6年,李佩没有离开过中关村的家,她告诉我:"现在,除了到力学所,我就呆在家里,哪儿都不去了。
"但她仍然关心世事、关心中国的科学事业。她每天通过看电视和自己的订阅的报刊杂志了解时事。2008年5月,她在《科学新闻》杂志上看见我专访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的文章——《施一公: 我被信仰追问回国是最好的选择》后,打电话约我到她家中详细讲述辞去美国大学教授职位分别回到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任教的施一公和饶毅的情况。她建议说:"科学院研究生院应该聘请施一公和饶毅作客座教授。"
2011年2月27日,当施一公和饶毅到李佩家拜访时,这是跨越半个世纪两代归国留学生的历史性会面。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时,饶毅和施一公询问了当年郭先生和她留学美国和决定回国时的情形,李佩和他们谈起自己对现在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担忧。还仔细询问两位是否到科学院研究生院讲学?
李佩还有梦。她呼吁将“特楼”保留为博物馆,作为共和国第一代科学家命运和科学事业发展的见证。
2010年8月,我因回美国到李佩家中告辞,她告诉我,她曾经多次给中科院院长建议:"第一,要谈科学院,人家不会认为三里河的办公楼代表科学院,它代表不了科学院,能代表科学院的是我们这几幢楼,最初住在这里的老科学家们!第二,我给你算一算住在这几幢楼里的老科学家,大概有80多位,这80多位里,有9位是1948年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有32人是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有8位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怎么能随便就将这些楼拆掉呢?在国外,最有文化历史意义的老房子会保留起来,也许有新住房,但他们会在房子前镶一个铭牌:谁的故居。我们也可以采取这种办法嘛!"
临走时,她签名送我一本书:《中关村科学城的兴起(1953~1966)》。中关村北区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改造。李佩的梦能实现吗?一切尚未可知。故居的保存、维护、管理运行等,是需要相当的成本,我记起了曾经在美国参观过的爱因斯坦故居、海明威故居,以及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参观过的船长故居。
写这篇文章时,我不止一次想起65年前,李佩和郭永怀在绮色佳的第一个家。
它建于1870年,经年的维修和内部更新改造,使这幢维多利亚风格的小楼得以保值增值,2006年,它的市场格为30万美元,2010年为36万美元。Ithaca——绮色佳的名字来自希腊语。在伟大的荷马史诗《奥德赛》中,Ithaca是英雄奥德修斯的故乡。奥德修斯用“木马计”攻克特洛伊城后,历尽劫难,最终回到故乡Ithaca,与妻儿团聚。在西方文化中,奥德修斯回到故乡的历史,也是磨炼人生回归心灵故乡的历程。
遥想三幢“特楼”,我仿佛看见李佩的梦想实现了:改造后的中关村北区,林立的高级住宅楼中央,静静伫立着三幢灰砖黑瓦大理石雕花阳台朱红色木窗格的小楼,它们是中国科学院的博物馆,也是共和国科学巨匠们的精神高地。魂兮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