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水平不够,才需要标点符号?!
虽然现在很多人打字的时候不爱带标点符号,显得酷酷的,但是真到考试的时候,试问谁敢这么干。我小时候写作业时认认真真标标点符号,长大了写文章更是认认真真标标点符号,真是好认真一女的。
今天我们读书、写文章时,使用标点早就成了习惯。但是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古代的书籍都是一列到底、没有标点的。那古人阅读起来岂不是很费劲儿?其实,古代也有标点符号,今天我们用的这套标点,依然有它们的影子。
面对文言文阅读题,“断句”是让很多同学抓狂的问题。有时一个标点符号放错了位置,那句话的意思就会截然不同。古时行文没有标点符号,产生了许多“断句引发歧义”的段子。
我们今天读的《论语》,也多采用这个版本的断句和注释。但古时就有人提出异议:马也是生灵,怎能不闻不问?于是产生了另两种断句法:“伤人乎不?问马。”“伤人乎?不。问马。”——都是先确定是否伤到人,再问马的情况。
今天我们使用的标点符号,是晚清民国时借鉴西方标点设计的,历史不过百年。它体系完整,既能表示停顿,又能表示语气、词语性质等。上面的两个故事中,除了用逗号、句号表示句子的停顿与结束,还用问号来表达语气,让语意更明确。
古书没有标点,所以古人读书时得自己加“句读”,作为语气停顿的标志。所谓“句”就是一句话讲完了,在字的旁边画一个圆点或圆圈表示终结。“读”(念豆)是话还说没完,但语气需要停顿一下时,在字的后面或旁边加的一个斜点,形如今天的顿号。
早期的句读符号都是人们自己画上去的,为了与正文的墨字相区分,往往用朱笔画句读,又醒目又美观。印刷出来的句读符号到宋代才出现。
除了句读,古代还有其他标点符号。现在好多人写字时,重复的字经常会用“々”代替。这其实是“同”的异体字“仝”的草书写法,日语中也用,比如“佐佐木”写作“佐々木”。这种表示重复文字的符号称为“重文符号”。
标点符号中还有一大类是修改符号,现在的中学语文课还要专门学习和考试。相比之下,古代的修改符号就比较简单了,最常见的是直接抹掉,简单粗暴,就叫做“涂”。
清朝同治年间,清廷外语学堂——“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以翻译的身份远赴国外,记录下了好多西方世界见闻。这其中,既有一些科技发明,也有像标点符号这样的文化现象。
五四运动后,开始提倡白话文,标点符号也就开始广泛使用到各种报刊中了。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行了第一套法定的标点符号,其中绝大部分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