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育的“紫荆花”,怎么就开满了香港?

作者: 紫鹬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19-07-01

文章讲述了香港区花“红花羊蹄甲”的起源、命名及其作为香港象征的历史,以及其杂交起源和遗传特征。

物种日历初创那年,2015年7月1日,介绍的也是“红花羊蹄甲”。四年后,日历再次回到城市。然鹅,今年今日此文中,伊人不再,主角变成了她的孩子。今日主角,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

起名字真的这么随便吗?今天要说的,是代表香港的、在那里被发现的一棵树。我特地看了一眼今天日历上的学名,没错,它是 Bauhinia × blakeana,内地称它为“红花羊蹄甲”,源自1952年出版的《广州常见经济植物》。而在香港,官方把这种“洋紫荆”当作东方之珠的象征,至少也超过半个世纪了。

实际上,就算只用学名,问题也没有更简单:× 是杂交的记号,因为这个杂交起源,近年来研究明白它的科学家,甚至不想给它拉丁双名法的姓名。2005年,香港大学的研究团队从形态、物候、传粉、繁育和分子系统学各方面对它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这种在香港诞生的、没有野外种群的植物,不能叫做物种,而只是依靠园艺工作延续的一个品种。

十九世纪末,有心的法国传教士将在香港岛海边一座废弃房屋旁偶然发现的树木扦插,栽种到了当时的香港植物园以及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一侧。1903年以后,人们惊讶地发现,香港植物园的这棵树年年都能稳定而长期地开花。1904年,植物学家邓恩将其发表为一个新种。为了感谢领导,种加词按照热心于植物学的香港总督卜力爵士的姓氏,定为 blakeana。

人们逐渐注意到,这棵树虽然花多,但不能结果,可能是杂交导致的不育。不过这并不妨碍人们对其扦插繁殖。据载,植物园里的那棵树,经历了数次台风而不倒。总督认为它代表独特而珍贵的香港的魅力,在1914年以后,将它推广到了各地。如今,香港栽培的都是植物园那棵树的克隆。

今天,植物园已经变成了香港动植物公园。我曾傻傻地去那里“树木巡礼”,却无缘找到那棵作为模式标本的老树本体。后来仔细查文献才知道,羊蹄甲属的树龄一般不会超过五十年。但愿它是善终的,而不是毁于二战中日军的炮火。

2008年的新研究发现,香港区花的叶绿体DNA与羊蹄甲属的 Bauhinia purpurea 一致,而细胞核中的DNA片段来自 B. purpurea 与 B. variegata,这坐实了前者是母本、后者是父本的杂交起源,因为叶绿体和线粒体一样,是卵细胞才能给后代的。香港人和广州人,分不清母女俩,分别把它们叫做“红花羊蹄甲”,也是情有可原。

在花期之外就更难分辨了。

只看叶子,它们都是典型的“羊蹄甲”:如羊蹄印一般,从叶尖裂开到叶片中部。羊蹄甲属是遍布世界热带的大属,除了今日一家人,这类花略有两侧对称的种在英语中被叫做“兰花树”(Orchid Tree)。人们更注重它的叶形:属名 Bauhinia 取自16世纪的植物学家博安兄弟(Gaspard Bauhin 和 Jean Bauhin),人们常以为这是对双胞胎,但其实哥哥比弟弟年长19岁。

世界各地人民也约定俗成,把其它同属物种称为羊蹄、牛蹄、骆驼蹄、鹿蹄、骡蹄、马蹄等等。

发生在香港的偶遇,以及人类的园艺兴趣选出的美好性状,即使纷繁芜杂,与演化造就的生物多样性相比,也只是沧海一粟。这就是为什么自然永远让人着迷。

UUID: 8371b36f-a9bc-49e9-9790-69c01181635b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19年/2019-07-01_不育的“紫荆花”,怎么就开满了香港?.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