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能会让孩子输在终点线上。十年前我回国时,读到《文汇报》2009年5月9日刊登的北京理工大学教育专家杨东平的文章《奥数热、择校热是不治之症吗?》。该文批评了在中国脍炙人口的一句口号: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十年过去了,这句违背教育基本规律的口号依然响彻云霄,成为数不胜数的教师、家长教育孩子的座右铭。
这句绝非科学论断的教育口号对中国目前负担过重的初等教育现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坏作用。
我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在母校南京大学读书时观看本系学生运动会女子800米赛时的一幕:起跑线上,铃声一响,一位女同学像离弦之箭,一马当先,向终点直奔而去,想拿第一的心情显而易见。且慢,不幸地(也是必然地),她越跑越慢,冲线时反而成了倒数第一。我当时就替她惋惜:倘若她科学地竞赛,凭其突出的身体素质,稳步开始,保持后劲,也许真的能拿第一呢。
90年代初我有次回国,正好看到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崔永元《实话实说》刚开播时的一期节目,话题就是“早期教育”。我记得节目中的嘉宾、数学家杨乐也用了长跑的例子,形象地告诫大家,起跑线上的冲刺是得不偿失的,是与教育规律背道而驰的。可是,他的科学建议却未能在现场观众中引起共鸣。望子成龙的家长们都认为杨乐自己已功成名就,就不顾别人家子女的“死活”了。
看到这里,我想到儿童时代熟悉的一个句型:撼山易,撼根深蒂固的观念难!
本世纪以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信念已深深地扎根于祖国人民的心坎里,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君不见,奥数、音乐考级、强化班、辅导班等等五花八门,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家长疲于奔命,孩子苦不堪言。再加上成堆的课外作业,真把他们柔弱的还未发育完好的身体压得喘不过气来。正如杨东平教授引述的一位网友所言:“孩子们的苦难远远超过奥数的难题——他们没有自由、没有空间、没有自我、没有尊重、没有爱。”
我的女儿只在中国念过小学一年级,是受美国教育长大的。初中时,有一次她随我回国(我根本不担心她会因此而误了美国的功课;我们的目的之一是让她在国内多练习母语)。我在北京学术访问,她在扬州爷爷奶奶处住了一段时间,因十分困惑于找不到同龄孩子玩,有感而发,在《中国教育报》上登了一文《我在美国读初中》。行文中,她叹息道:这让她想起自己的初中生活。
美国的教育思想和方针是相当人性化的。
人人都说美国是“儿童的乐园、青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墓”。“老年人的坟墓”失之偏颇,“青年人的战场”大致如此,“儿童的乐园”则基本正确。在教育的起跑线上,这个国家注重爱的教育、快乐的教育。它教孩子们基本的知识、做人的道理。它尊重个人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它从不鼓励超前教育、死记硬背,更不提倡“起点论英雄”。小学到初中,在轻松愉快中读书,反而学到了许许多多实用的知识。
学生们个个生龙活虎、精神抖擞,健康的心理与健康的体魄相得益彰。到了四年高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追求,他们基本上为满足自己的爱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选择他们的未来。他们开始紧张忙碌起来,但忙得正是时候,因为大学这个通才教育的大本营在向他们招手呢。我女儿上高中前有大量的时间培养兴趣和爱好,包括阅读中文作品,尤其是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让她看得津津有味,乐不可支。
高中后,她除必修课外,选修了许多既有用又感兴趣的课程,包括约有四十个学分放到高中选修的十门大学课程,如初等微积分。她轻而易举地拿到全额奖学金进了大学,刻苦求学四年后又以双学士学位顺理成章地成为另一所好大学的研究生。
总之,如果不能逐步改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口号赖以生存的施教环境,我们的培养手段就还是愚昧落后的,我们的孩子就不得不继续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按我在中美两国的体验,小学、初中真没必要花那么多时间“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高中阶段可以用功一点,进了大学再刻苦一些,如果选择读博士学位,那就必须全力以赴,献身科学研究。这种“递增函数”式的学习方式比目前“大学前递增、大学后递减”的开口向下抛物线函数不知要好多少。
我们在保持重教育文化传统的同时,应多吸收现代西方文明中的人人平等思想,牢记孔夫子“有教无类”之教诲,逐步减少“重点学校”的比例,让每个公民享受均等的受教育机会。我们的校长和教师应尊重教育的基本规律,珍爱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勿把成绩看得比天还高,勿把排名看得比地还大。我们要挡住到处兜售“辅导复习书”的唯利是图之辈,不让他们大赚天下父母的血汗钱来养肥自己。
我们的家长不要急于将孩子放学后送到这个那个“辅导班”,而要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我们的学校应该少一点小题大做地鼓励“向高考冲刺”——岂不知,高考中的前几名绝大多数将“输在终点线上”,被人羡慕的“高考状元”在社会的发展中,最终很可能被大浪淘沙,成了平庸之辈。这也说明“好学生”并不等于“好人才”。
其实,真正的“金子”放在哪里总是发光的,他们根本不在乎考试的结果、成绩的名次;他们在乎的是沿着自己的兴趣所开辟的大道勇往直前,像海绵一样不停止吸收新的知识。
昨晚我刚读完已故美国物理学家费曼的书信集,收获之一就是了解了他对教育的真知灼见。当他的几本大众读物出版后,以及他的科学演讲上了电视后,许多人向他求教关于教育的问题。
在一封1986年7月3日的来信中,一位16岁男孩的父亲说儿子不大做他认为太简单的家庭作业,因而成绩单不够漂亮,但“他宁愿去做一些他觉得有趣的事,而这些事远超出班上同学的能力,没有人会做。”在同月21日长长的回信中,费曼告诉这位和他一样关心儿子成长的父亲,诺贝尔奖得主Donald Arthur Glaser念小学三年级时,老师把他父母叫到学校来,建议他们把孩子转到启智班。
老师觉得Glaser好像有严重的学习障碍,但他父母不为所动。“到了四年级学到长除法的时候,Glaser开始崭露头角,表现出罕见的才华。我记得Glaser告诉我,在低年级的时候,老师总是问大家一些笨问题,他根本懒得回答。但是他发现长除法有点难度,答案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而且过程还相当引人入胜,因此开始注意听讲。”然后费曼写道:“所以你不必太担心。
但是也别让他偏离正途太远而完全失控,像Glaser幼年那样。”
让我们记住西方的一句谚语:“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我们不应追求“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应鼓励“不让孩子输在终点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