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人类社会中,除了怀胎十月的伟大母亲们,父亲在孩子的养育过程中无疑也需要扮演必不可少的角色。那么放眼自然界的诸多动物们,爸爸们又到底有多重要呢?近期的科学研究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否由双亲共同育幼很可能会影响一个物种脑容量。雄性在抚育下一代时的“稳定输出”,是孩子“长脑子”的重要保证。
“长脑子”为什么这么关键呢?拥有更大的脑容量好处多多,但脑是一个十分耗能的器官。
静息状态下的成人有四分之一的能量消耗来自大脑,而这个数字在新生儿中高达60%。如果人类胎儿在发育时缺乏营养,那么大脑的发育也会首当其冲地受到抑制。由此,研究者们提出了“昂贵大脑”的猜想:大脑发育所消耗的能量,会影响到一个物种的繁殖策略——例如脑容量更大的物种,每年生育的后代数量应该更少。投入能量精心养育宝宝的物种,有可能拥有更完善的大脑。而如何投入能量,则要从养育策略入手进行理解。
我们都知道,“人是铁,饭是钢”,能量是一切的根本。受到热力学定律制约的生命体需要不停摄入能量来维持自身的有序状态。演化的一大主题,就是每个物种对自己手头拥有的能量“精打细算”的过程。为了用自己摄入的有限能量生养出最多的后代,不同物种采取了迥异的策略。
所谓的“r对策”生物主要靠“生”,例如翻车鱼一次能产下3亿颗卵,但缺乏看护的卵发育成成年个体的概率很低;与之相对的是注重“养”的“K对策”生物,生育数量不多但精心抚育后代的我们就是个典型。无论采用哪种对策,生殖过程都会耗费大量的能量。大多数物种在不同程度的“生”和“养”之间进行着能量的精细分配,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衡点。
对于以“养”为主的生物来说,除了已经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能量的母亲,能够为新生儿大脑发育提供能量的不外乎父亲和其它亲属。2012年,一项针对四百多种哺乳动物的研究发现,物种“合作育幼”的程度越高,脑容量也就越大。但是,后续的研究在雀形目鸟类和慈鲷(丽鱼)中似乎就观察不到这个趋势了。这是为什么呢?
在今年四月份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研究者认为原因可能在于这些之前的研究没有区分“合作育幼”是来自父亲还是其它亲属——同样是参与幼年个体的抚养,“七大姑八大姨”和亲生父亲的努力程度有着本质区别。除父母之外的其它亲属,只能给予幼崽“有条件的爱”。北美灰狼和非洲野犬的群体都由拥有生育权的一对“家长”和其它更年轻的个体组成。考虑到这些亲属自己也要填饱肚子,它们的存在对于幼崽成活率的影响并非一成不变。
当食物资源丰富时,群体里帮忙养孩子的亲戚越多,灰狼幼崽的成活率就越高;但是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中,反而是只有夫妻二人的灰狼家庭能养活更多的狼崽。年轻的非洲野犬也是只在食物丰富的情况下才对刚出生的“表弟妹”有所帮助。
来自爸爸的关爱很多时候则是毫无条件,旱涝保收。生活在非洲的缟獴也是群居生活的食肉类,会对幼崽进行集体看护。
如果食物短缺,那么没有亲生幼崽的缟獴可能“开小差”,减少自己的看护投入;相反,真正的爸爸妈妈们则会始终如一地呵护着“幼儿园”里的小宝宝们,不受环境影响。由此,研究者们猜测,幼体大脑发育所需的持续能量投入,只有“无条件”养育宝宝的爸爸们才能满足。在对478种哺乳动物进行分析后,他们发现父亲参与合作育幼的程度和脑容量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其它亲属对物种脑容量的贡献,只在父亲在场的情况下才能显现出来。
“七大姑八大姨”们有一搭没一搭的帮助,更多情况下是增加了母亲生养后代的数量而不是“智商”。由此看来,一个哺乳类物种受到的“父爱”多寡,对其脑容量的演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无独有偶,早在2010年,一项关于鸟类的研究就指出了双亲育幼在大脑发育方面的优势:有爸爸们坐镇育幼的鸟类,更倾向于孵育“早成雏”,早早出壳的宝宝在父母双方的悉心喂养下,也发育出了更大的大脑。可能是拜更复杂的大脑所赐,这些鸟类同时也有着更紧密的一夫一妻关系。实际上,哪怕一夫一妻的鸟类家庭中存在“婚外恋”现象,导致孩子不是雄性的后代,“养父”的投入照样会导致该物种拥有更大的脑容量。
站在物种的角度来看,“生完就跑真刺激”的r对策和“夫妻双双把娃养”的K对策其实并没有高下之分,都是选择不同的能量分配、适应所处环境的结果。但是说到大脑,我们人类可是动物界的相对脑容量冠军,这也是和稳定的父母养育分不开的。对于我们每个人类个体来说,无条件的父母之爱可能是大脑正常发育的必需。
而且,婴幼儿大脑具有着超强的后天可塑性,父母在生命早期的关爱陪伴,也是孩子塑造健全大脑、获得稳定依赖关系的重要条件。所以,孩子的童年,请努力不要缺席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