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风高鹰飏去,江头雾暗马飞来”,“御马新骑禁苑秋,白鹰来自海东头”,“黑鹰不省人间有,度海疑从北极来。”说起猛禽,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和城市绝缘,似乎只有在高原、林海、绝壁这些远离尘嚣人迹罕至的地方,才能寻找到它们的踪迹。但恰恰就有这么一种猛禽,一直以来就陪伴在我们的身边,成为楼宇之中最隐秘的猎手——它就是今天的主角红隼(Falco tinnunculus)。
作为适应人类城市化进程最好的日行性猛禽,红隼引起了古今中外各界博物爱好者的观察兴趣。从它的古代英文名“windhover”(风中悬停者)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它可以在空中做出相对静止、微微摇曳的姿态。这是红隼重要的识别特征。甚至有风速仪用红隼作为商标。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虽然红隼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称谓,但也有一些猛禽在空中御风飞行的描述。比如在《诗经》中有“鴥彼飞隼,其飞戾天”、“鴥彼晨风,郁彼北林”。其中鴥[yù]是刻画隼类留空悬停的专属形容词。
红隼属于隼形目隼科隼属,与它同一种组的近亲很多,有澳洲隼(F. cenchroides)、马岛隼(F. newtoni)、塞舌尔隼(F. araeus)、毛里求斯隼(F. punctatus)、黄眼隼(F. rupicoloides)、大黄眼隼(狐隼 F. alopex)、黄爪隼(F. naumanni)等。
红隼的食谱很广,包括啮齿类、小型鸟类、两栖爬行类以及各种体型的昆虫。因此它们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食物,完美地适应亚、非、欧三大洲的森林、草原、湿地、农田和城市等生态系统,并在其中扮演“调控者”的重要角色。
红隼对巢址的选择也相当宽容,能够因地制宜,在我们身边不起眼的地方繁衍生息。从高大建筑物的开放平台,到喜鹊等鸟类废弃的鸟窝、树洞,再到一些少有干扰的狭窄缝隙,甚至在水坝的钢结构孔洞,都可以见到红隼栖息繁殖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