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动物是超过200种特殊的陆生植食性动物的统称,包括常见的家畜,如牛、羊等。它们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哺乳动物类群之一,不仅分布极广,其数量也极为庞大。6月19日,西北工业大学教授邱强、王文,西北农林大学教授姜雨及其合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连发三篇文章,详细阐述了反刍动物的适应性进化,以帮助人们深刻理解了反刍动物进化历程中的制胜秘诀,同时也为相关的畜牧和动物保护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这些结果对于我们理解反刍动物的演化历史,再生医学、肿瘤生物学、睡眠紊乱和骨质疏松症等医学研究,以及培育新品种家畜都有重要意义。”王文教授对《知识分子》表示。十年前,王文和同事启动山羊、绵羊基因组项目时就在酝酿研究反刍动物。西北工业大学与国际上20多个机构一起,完成了反刍动物基因组计划项目,并发表了这三篇研究长文,以阐明反刍动物一系列重要的科学问题。
简言之,这三篇论文主要揭示反刍动物如下三个重要的特征:瘤胃、骨质角以及如何适应极端的环境。反刍动物被称为反刍动物,正是由于其进食方式——反刍。进食时,它们会粗略咀嚼后咽下食物,然后躺着或坐着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而这一过程需要一种特殊的消化器官的帮助——多室胃。典型的多室胃分为四个部分: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
其中瘤胃是消化的主战场,瘤胃中的微生物可帮助消化食物中大量难以消化的纤维。四个胃协同作用使得反刍动物相比其他植食性哺乳动物如马等动物,能更高效地消化植物,这恰恰是反刍动物成功适应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一。
反刍动物还是现存唯一具有骨质角的动物类群。不同科的反刍动物具有不同形态的角,如长颈鹿科的角仅仅是被头皮覆盖的骨质突起,而牛科和鹿科动物却能长出骨质的长角。这些角往往可以快速生长,即使折断也能继续冒出新的来,如鹿角每天最多可以长长2.5cm,几个月时间就可长成一个10kg的大家伙。这种特性为研究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的科学家带来了灵感,使得人们期望能够发现反刍动物的角快速生长的秘密。
反刍动物还可适应多样的环境,甚至可以适应某些极端环境。生活在青藏高原的牦牛彰显了它们强大的生命力,但驯鹿的存在再次刷新了我们对反刍动物适应能力的认知,它们生活在严酷的北极、亚北极的冰原和苔原上,时刻会面临酷寒、极为有限的食物供应以及极昼或极夜的环境。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研究者汇集了6个科44种反刍动物的高质量全基因组,并利用谱系组学的相关方法构建了它们的全基因组系统发育树。
以此为基础,研究者就能够了解到它们生态、行为、形态、生理、生活史等各个方面生物多样性特征的遗传学和进化的基础。研究者还发现,在距今约10-5万年前,不同大洲反刍动物的种群数量均经历了急剧下降,与人类到达各大洲并进行大规模扩张的时间重叠,因此他们推断,人类活动或许是导致这一时期哺乳动物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
此外,研究者还找到了很多与胃室、体型大小、奔跑能力、独特的牙齿形态、免疫和代谢等性状相关的基因,并揭示了这些基因是怎样在自然选择等进化力量的作用下发生适应性的变化,进而帮助反刍动物适应多元的环境。以反刍动物的多室胃为例,研究表明,瘤胃、网胃和瓣胃实际上是由食管演变而来的,而皱胃却是由十二指肠演变而来的。
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人员汇集了221个牛科和鹿科动物的转录组并进行了分析,发现反刍动物的角具有共同的基因、细胞和组织起源;而无角的麝科和獐亚科都展现出同一个关键基因的趋同丢失,这解释了为什么只有反刍动物才进化出了骨质的角。
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肿瘤发生和神经发生相关的途径可能介导鹿角的快速再生;特别是大量的抑癌基因,如p53通路的基因受到了强烈的自然选择,可能与鹿科动物癌症发生率很低有关。这表明,鹿角再生能力和鹿的抗癌能力源于同一通路调控,了解这一机制,将会为再生医学和癌症研究带来新的契机。
对驯鹿基因组和非反刍类动物的基因组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了它们适应北极环境的奥秘。
首先,驯鹿进化出类似企鹅和北极熊的脂肪代谢方式以对抗严寒;其次,驯鹿与昼夜节律相关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它们几乎没有昼夜节律,因而能适应北极地区的极昼和极夜;此外,驯鹿控制维生素D代谢的基因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两个关键酶活性远高于其他动物,因此保障了其在低光照条件下依然能够高效率的进行钙代谢,促进鹿角的生长。这些适应性的性状共同作用,保障了驯鹿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
上述研究成果对我们理解反刍动物的演化、再生医学、肿瘤生物学、睡眠紊乱和骨质疏松症等医学研究,以及培育新品种家畜都有重要意义。然而还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同时很多反刍动物也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未来我们将深入研究瘤胃起源进化的机制及其畜牧业提升的价值,鹿角再生的机制和鹿抗癌能力的机制,新遗传元件在反刍动物演化过程中的作用,牛科物种的演化以及家畜物种的驯化机制及其在家畜育种中的意义等。
当然,其他一些具体和独特物种的生物学、演化历史以及保护,乃至整个有蹄类演化历史,也将不同程度地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