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研合作曾经有过甜蜜期,现在似乎正在迎来疾风骤雨。没有证据,如何证明一个培养了27年的科学家是间谍?MD安德森可能不一定需要证据。不是专利怎么偷?NIH副主任发明专有名词“前专利”(pre-patent)。公开发表的基础科学研究如何影响国家利益?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国需要全社会的应对。此前,FBI局长称,中国动员全社会偷窃美国的知识产权。这是彭博商业周刊的最新封面报道所透露的一些内容。
不过,美国也有讲正义、有良心的机构和人,如Baylor医学院的管理人员和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反驳了这些无理做法。为什么同样的问题,同在休斯敦的MD安德森和Baylor医学院的处理却截然不同?前者逼数位华人科学家失去终身教职,后者只是提醒以后加强报告。区别可能在于,谁更讲正义,谁还留着良心。
2019年4月,在纽约的一次演讲中,FBI局长Christopher Wray表明了对华裔科学家进行审查的原因:“中国动员全社会偷窃知识产权,通过各种各样的公司、大学和机构。”他声称,所有人都被动员,包括中国的情报机构、国有企业、“表面上的”私企,13万在美国学习和工作的研究生和学者,尽其所能地盗窃美国的知识产权。“坦率地说,中国似乎决心以牺牲我们(美国)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经济进一步发展。
”——彭博商业周刊彭博商业周刊6月13日的封面报道十分醒目:“如何‘不去’治愈癌症——美国正在驱逐华人科学家”。报道显示,美国近年来因恐惧中国窃取其知识产权和尖端技术,动用政府力量针对性地打击美华人科学家,即使是需要通力合作的癌症研究领域,即使并没有证据表明这些华人科学家“通敌”。这一现象,到底是美国研究机构开始重视“中国贪婪攫取美国知识产权问题”?还是美国的偏执妄想甚至种族歧视?亦或两者都有?
彭博商业周刊向历史学家提出了这一问题。普通读者或许可以先从彭博商业周刊的报道(见文末链接)中窥见一二,给出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