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我们与它们的未来》新书首发

作者: 果壳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19-06-11

动物摄影师蒂姆·弗拉克通过融合自然科学色彩的摄影作品,激发人们对濒危动物的关注。他的作品集《濒危:我们与它们的未来》收录了150多张动物摄影作品,展示了70余种珍稀野生动物的现状。该书由后浪出版公司引进出版,已在全球发售超过50000余册。

2018年3月,地球上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死去了。它叫“苏丹”,1973年出生,那时候世界上还有1000只它的同类,如今只剩2只,还都是雌性——我们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目睹北白犀的灭绝。类似的故事很多,足够把我们耳朵磨出茧子。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动物的处境岌岌可危。很奇怪,明明生存在同一个星球,我们却很难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不过动物摄影师蒂姆·弗拉克,似乎找到了一个足以激发人们共鸣的方式——融合了自然科学色彩的摄影作品。看了这几张照片,你兴许已经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语的感触。蒂姆一直在尝试用写实风格传达动物的某种内在情绪。在他的镜头下,动物似乎更“像人”了,似乎要对我们“说”些什么。他的秘诀就是在画面中强调“动物的性格”。

这得益于蒂姆从小对动物与自然的观察和思考,当人们真正察觉到动物的“生命感”,才能理解我们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动物在他的镜头前,拥有了表情,获得了一次“倾诉”的机会。连同这些照片在内的150多张动物摄影作品,全都收录在了这本影集《濒危:我们与它们的未来》中。蒂姆用了两年时间,奔波于全球各地,拍摄了70余种珍稀野生动物,其中包括了文章开头那只最后的雄性北白犀,苏丹。

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小心翼翼地释放着情绪,但火候适当绝不刻意煽情。在墨西哥,成千上万的黑脉金斑蝶如同金箔般铺满整个天空控诉?还是自白?在这头非洲草原象的眼神中,不同的观者也许能感受到不同的力量。在蒂姆看来,人类只有感受到情感的冲击,才能有所行动,这也是他的作品自带感染力的原因。当然,这也不是一本单纯的影集,文字部分由乔纳森·贝利教授负责。

这位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的首席科学家,仅用寥寥200余字,就能将一种动物的现状和故事讲述清楚。和照片一样,文字颇具深度而又精炼易懂。配合图片,读起来非常轻松。由后浪出版公司引进出版的《濒危》一书,目前被翻译成7种语言,已在全球发售超过50000余册。拿到样书的第一感觉就是:大,比我的笔记本电脑还大。超大尺寸动物影集《濒危》果壳商店全网首发。

在如此之大的尺寸之下,采用高精度的印刷工艺,带来网图无法睥睨的冲击力。无怪乎有同事第一次翻阅样书时,惊呼差点流出了眼泪。翻到最后,是70多种动物的索引,学名、分布、濒危等级和它们现在的生存状况一览无余。《濒危:我们与他们的未来》果壳商店全网首发。

UUID: be7cf507-5335-42df-bbe8-0015f7c4eb61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9/2019-06-11_接下来的岁月里,我们或许要目睹这些“脸”一张张消失丨新书首发.txt

是否为广告: 是

处理费用: 0.002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