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动画电影《冰川时代》里那只可怜的小松鼠吗?它追逐一生的宝贝,是一颗外面带着壳斗的橡实。橡树是壳斗科栎属植物的统称,槲树(Quercus dentata)就是其中一种。它所在的壳斗科大家族,约有十属一千种,广泛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和热带地区,其中栎属(Quercus)植物有四百多种,主产于欧亚大陆和北美的温带地区,在中国也很常见。
所以,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字描述它们,橡、槲、栎、柞这四个字,全部都是指栎属植物。要注意区别的是,我们日常吃的板栗是栗属(Castanea)的,两个属同归壳斗科,同音但不同字。
槲树在中国分布很广,从东北、华北到华中、华东都有,并延伸至西南地区。
在华北一带的各大山区,槲树尤其常见,生长在海拔几十米到两千米的密林中,也常常与同属的种类,如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槲栎(Q. aliena)、栓皮栎(Q. variabilis)等混生在一起,形成栎林。槲树的叶片背面密被绒毛,摸起来非常柔软。
它的幼叶只有十厘米长,但老叶可以长到三十厘米;叶缘有波状的浅裂片,同属的其他种类,如蒙古栎、槲栎等,叶缘也是类似的形状,在民间被统称为“波罗叶”。
在四五月份,槲树发出新叶,叶腋的位置会抽出许多长而下垂的雄花序,可以产生大量花粉,随风散发。它的雌花序很小,长在靠近枝端的位置,幼小的苞片包裹着一朵雌花,只把小小的柱头露出来,花粉如果飘到柱头上,就会被粘住,进而完成传粉和受精过程。
雌花的子房部分会发育成果实,不过从春天到夏天的很长时间里,果实都是藏在苞片里面的。苞片会随着果实越长越大,但始终包围着果实,保护它不受外力侵害——这些苞片组成的结构就称为“壳斗”,壳斗科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到秋天果实长到一定个头时,才会从壳斗中伸出来,露出半截身子。
其实槲树所在的栎属,壳斗都是长得比较温和的,同科的栗属和锥属,壳斗上都会长满分叉的刺,使得想吃它们的动物望而却步,只有到成熟时壳斗才会张开,让果实掉出来。槲树的果实叫做橡实(所有栎属植物的果实都可称为“橡实”),是一种坚果,可以吃,但是不如同科的栗属、锥属(Castanopsis)果实好吃(所以板栗才是人们的最爱)。
在饥荒年间,橡实被人们采收回来,磨成橡子面食用,但由于橡子面有涩味,且不易消化,吃多了不舒服,所以现在基本上没人会把橡实当作食物。
不过对于野生动物来说,这些橡实可是重要的口粮。秋季果实成熟后,如同《冰川时代》的情节那样,松鼠等动物会把橡实收集起来,藏到洞里或者很多其他地方,在冬季吃掉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则被它们遗忘。
如果橡实被遗忘在某些合适的位置,比如水分、土壤较好的地方,就会在来年春天萌发成幼苗,进而在这里扎根生长,成为大树。槲树提供果实给动物吃,同时也借助动物的力量散布自己的后代,双方是互相利用的关系。不过,槲树的种子只有一年寿命,如果它在来年春天没有遇到合适的萌发条件,就会死去。
中国有一条四百毫米降水线,从东北大兴安岭开始,经华北北部、西北再到西南。
这条线东边是森林和耕地,西边是草原和荒漠;东边是农田区,西边则是牧业区;线的中北段与长城重合。在古代,东边是农耕文明的汉人聚居区,称为关内,西边是游牧民族的地盘,称为塞外;东边是人口密集区,西边是人烟稀少区,人口分布上有一条线叫“黑河-腾冲线”或“胡焕庸线”,也与这条降水线大致重合。在植被分布上,线以东主要是森林区,线以西则是草原、荒漠、戈壁和高寒草甸。
在东部的森林区,自东北、华北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到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再到藏、滇、桂、粤、琼、闽、台各省南部的热带季雨林,它们的组成成分里都有一类主角,或者说是组成森林的最优势树种,生态学上称为“建群种”,就是壳斗科植物。在落叶阔叶林地带,主要是落叶的栎属植物占优势;在常绿阔叶林和热带季雨林,则是柯属(Lithocarpus)、锥属、及栎属的青冈类为老大。
作为落叶栎类的重要一员,槲树就是落叶阔叶林的建群种之一。
在自然状态下(即人类没有干扰、砍伐过的情况下),槲树、槲栎、蒙古栎、栓皮栎、麻栎(Quercus acutissima)等各种落叶栎类,在北方的落叶阔叶林中会占据优势。壳斗科植物一直是优质薪柴兼建筑用材,所以长期以来,一直遭受人们的砍伐。在原生森林被大量砍伐后,会形成次生林。槲树们大量倒下后,可以留下广大的竞争空间。
桦树带翅和杨树带毛——如白桦(Betula platyphylla)、黑桦(B. dahurica)、山杨(Populus davidiana)、青杨(P. cathayana)——的种子,会随风从别的地方飘过来,在这里扎根,它们长得快,短短十几年就可以形成密林,但也有个缺点——寿命短。
残留下来的槲树,以及其它山头的槲树,也会年复一年产生种子,并由小动物们带过来,在这里生长。槲树的生长速度稍慢,但是它并不着急,而是一直在等待机会,等到桦树和杨树老去而倒掉的时候,就轮到槲树们变成霸主了。各种栎树长成参天大树,形成密林,这是自然界的规律,因为壳斗科本来就是中国东部森林区的王者(建群种)。在栎树获得优势后,桦树和杨树的数量就会相对减少,零星地夹杂在栎树之间,或者是长在栎林边缘。
这个森林乔木树种竞争的过程,是生态演替的一种类型,通常要经过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我们一般会在森林保护好的地方,如深山中、自然保护区或者某些寺庙周边见到较纯的大片栎林,这是因为没有人类的强烈干扰,森林就会演变成它们本来该有的样子。经过多年的积累,栎林下会形成非常厚的腐殖质层,真菌发育很好,进而使得与真菌共生的植物(如兰花、杜鹃花)和菌根异养的植物(如水晶兰、天麻等)能够大量生长。
所以,有时候想要更容易看到明星植物,还得去没有被破坏过的栎林里寻找。
与槲树这个名字相关的,还有人会联想到槲寄生。由于在自然状态下,槲树们是森林中的王者,植株数量多,所以一些专营寄生生活的植物常会选择它们作为寄主,如桑寄生类、槲寄生类。“槲寄生”就是因为常常寄生在槲树等栎类树种上而得名的。它的根部伸入到寄主枝条内部,吸收水分和养料,结出的果实色彩鲜艳,容易被鸟类采食。
等鸟儿排便时,由于果肉黏性太大,种子会粘在屁股上,鸟儿就会找一根枝条蹭掉种子,种子又转而粘在枝条上,并在枝条上萌发,根扎入寄主枝条内部,进而形成新的植株。
槲树的叶片也深受某些昆虫的喜爱,比如柞蚕(Antheraea pernyi)。在中国有些地区,如山东半岛,人们会饲养柞蚕,蚕丝用于纺织,而蚕蛹可以食用,只是味道不如家蚕好吃。在中国民间,槲树的叶子(即“波罗叶”),也可以用于某些食品的制作。
正如前文所说,它的叶片很大,可长达三十厘米,在北方算是大型叶片了,可以用来包裹食材。东北地区有一种“波罗叶饼”的做法,就是用波罗叶包上各种米或者切碎的蔬菜,上锅蒸熟后,去叶食用。在我的家乡山东潍坊、淄博一带,过春节时会专门用黍子(Panicum miliaceum)和枣制作年糕,在蒸的时候,年糕底下要铺满波罗叶,代替笼布。
小时候过年,姥姥带我去赶集,会专门买好几把波罗叶,上大学之后我才知道那就是槲树的叶子。在其他一些地区,人们还会用槲树的叶子来包粽子。
秋季,华北地区的落叶阔叶林会变得五彩斑斓,槭树和黄栌的叶子变红,落叶松和栎树的叶子变黄,再加上其他一些树种有的维持绿色,有的变成红、黄、紫等各种颜色。这其中,槲树作为森林主要树种,也贡献了不小的力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