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录病毒治疗联合疗法能抑制艾滋病毒在体内的繁殖。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可有效防止艾滋病毒传播,随着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艾滋病患者开始接受有效的药物治疗,到2012年底时,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有近1000万人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由此,国际社会不断有声音传出:人类消灭艾滋病指日可待。可真的会这么顺利吗?
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发布的千年目标报告指出,2001年至2009年,艾滋病发病率稳步下降,2009年艾滋病比自1997年新感染高峰年以来下降了21%。从全球的水平来看,艾滋病感染情况总体的确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一旦深入到具体的地方,现实往往不容乐观,尤其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比如南非。要想了解更小地区艾滋病感染情况,更高精度的分析统计方法无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5月15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名为Mapping HIV prevalence in sub-Saharan Africa between 2000 and 2017的研究,对非洲撒哈拉以南的艾滋病感染情况进行了地区高分辨率的统计分析,为更精确地了解艾滋病感染的地区差异,以及个性化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带来启发。
该团队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该地区41个国家和9794个地点的艾滋病流行数据调查结果,以及46个国家1858个地点的产前保健诊所长期的定点监测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使地理面积分辨率达到了国家一级(相当于中国的省级,如广东省)、二级行政区(相当于每个省的市,如广州市),甚至是25平方公里(约广州大学城的1.5倍)的水平。结果发现,地区性的差异远比预期大得多。
2017年,大多数国家(47个国家中有36个)的地区艾滋病感染率最低和最高存在2倍以上的差异,有14个国家的最高差异超过5倍。从时间变化上来看,2000年至2017年间,该地区47个国家中有15个国家艾滋病毒感染率有所上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地理面积分辨率的提高,可发现在同一国家中,不同地区之间的变化水平也存在巨大的差异。
该研究对中国艾滋病的防控无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不同省份艾滋感染情况也存有巨大差异。据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报告估算截止2018年年底,中国大陆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约125万,整体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但感染者的绝对数量仍然巨大。随着艾滋病检测范围的扩大,报告新发感染人数逐年增加,2017年达到13.5万人,另估计约有三成病患对自身患病并不知情。
过去对艾滋病一般的流行性病学的统计分析通常只限于省级水平,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毕竟在政策推行时,实施者终究要考虑到药物要分配到哪个城镇,哪个医院。通过在地理上更高精度的分析统计,或有助于集中资源,解决形势严峻地区的艾滋病防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