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社畜作者终于加完班回到家,习惯性地打开手机视频充当背景音,这次随机播放的电影是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画面中的紫禁城笼罩在昏黄的暮色里,突然传来一阵略像猫叫的“啊奥!啊奥!啊奥!”鸣叫声。我不禁笑了出来,这个声音是蓝孔雀(Pavo cristatus)的叫声,导演可能是想营造一种皇家宫室的气氛,但中国的宫廷并没有西方王族那种在城堡和园林中放养孔雀的传统。
从这个镜头的处理方式,可以看出这种以美丽著称的大鸟对人们产生的深远影响。
几乎没有人不认识孔雀。蓝孔雀个头大、羽毛美丽,更关键的是它便宜又好养,是任何一家动物园都不会放弃的必选物种。就连在路边两元店卖的儿童看图识字海报上,孔雀也和猫狗鸡鸭一起成为了小盆友们最先认识的动物之一。不过,有没有人跟你说蓝孔雀可以说是一种“大野鸡”?
没错,蓝孔雀在物种分类上隶属于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它和绿孔雀同为孔雀属(Pavo)的物种。通俗一点来说,蓝孔雀和奶奶喂的那两只鸡(此处应有刘欢老师)是亲戚,二者甚至有过杂交记录。
有人可能觉得这个事实令人难以接受,然而只要对比一下,蓝孔雀其实和家鸡有着诸多共同点。比如:雄性远比雌性漂亮,实行一夫多妻制,幼鸟为早成雏,习惯在地面上觅食和活动,夜间喜欢飞到高处睡觉等等。古人发现孔雀的家族关系,则是通过它那光秃秃、浅灰色的强壮脚爪,蓝孔雀的爪子简直和放大版的鸡爪子一模一样,以至于人们觉得这样一对普通的脚爪完全配不上它美丽的羽毛,它一定会为自己长了这么丑的爪子感到羞耻。
作为一种陆禽,蓝孔雀更习惯用脚走路而不是展翅飞翔,但这并不代表它就不擅长飞行,夜里它们会飞到高树上休息以躲避捕食者。如果威胁近在咫尺,来不及跑走,比如一只孟加拉虎闲极无聊,想在开屏的雄性蓝孔雀身上练习一下潜行和突袭的技巧时,它也可以依靠强大的爆发力迅速起飞脱离危险。
蓝孔雀原产于印度次大陆,如今的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都是它们的故乡。在古老的印度教中,蓝孔雀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印度教的主神有三位:创造者梵天(Brahma)、守护者毗湿奴(Vishnu)和破坏者湿婆(Shiva)。辩才天女萨拉斯瓦蒂(Sarasvati)是梵天的妻子,也是印度教中的智慧女神,她的座驾就是一只蓝孔雀。湿婆有个儿子叫卡尔提凯亚(Kartikeya),他是印度教中的战神,在绘画中往往被绘制成手持长矛、骑在一只蓝孔雀背上的形象,蓝孔雀的爪下踩着一条象征邪恶的眼镜蛇。
蓝孔雀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这一点让它占尽了人类的便宜。世界各地都有人引进蓝孔雀,而它作为一种观赏鸟类常常被放养在花园或者农场里,这就给了它们重返自然,在异域他乡繁衍生息的机会。如今,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一些地区,以及夏威夷、安达曼群岛等部分岛屿,都有重新野化的蓝孔雀种群。同时,更多的蓝孔雀仍被人饲养着。出于对稀有品种的追求,人们总是喜欢将饲养的动物中与众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定向选育。
已知人工饲养的蓝孔雀有约15个变异品种,其中有3个最为常见:花孔雀(Pied)、白孔雀(White)和黑肩孔雀(Blackshou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