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色的“少年”,只是反射了光的模样

作者: 齐硕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19-05-18

本文详细介绍了蓝尾石龙子的生物特征、生活习性及其尾巴颜色的变化原因,揭示了自然界中色彩的奥秘。

在自然界中,蓝色或许是最不可思议的色彩,它神秘、高贵、罕有。而那些身上带有蓝色花纹的动物,好似天生散发着一丝妖媚气息。今天的主角蓝尾石龙子,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蓝精灵”。

蓝尾石龙子学名Plestiodon elegans,种本名取“优雅”之意。不过民间赋予它的俗名就比较普通了,有“四脚蛇”、“蓝尾四脚蛇”等;台湾地区称其为丽纹石龙子。它们身型细小,全长十五到二十厘米,其中尾巴的长度要占到全长的三分之二。

性成熟前后,蓝尾石龙子身上色斑的差异极为明显,甚至常被人误认为是不同的物种。在幼体及亚成体,头部与身体背面成黑褐色;体背有五道浅黄色纵纹,从头部延伸到尾中前部,体背正中的一道纵纹在头背部有明显的分叉;尾部是鲜艳夺目的宝蓝色。随年龄增长,蓝尾石龙子体背部的纵纹及尾部的蓝色会逐渐暗淡。成年后,头部与身体背面呈黄褐色,体背纵纹模糊或者消失,而体两侧出现红棕色的侧纹;尾部蓝色逐渐消失,最终褪至与身体同色。

蓝尾石龙子栖息于山区阳面的杂草灌丛处。如果你去到野外,或许会见到匍匐在山区路旁晒太阳的“蓝精灵”。遇到惊扰时,它们会迅速钻入路旁草丛中。它们在国内分布广泛,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省区都有出现。生活在北方的近亲名叫黄纹石龙子(P. capito),它与蓝尾石龙子在长相和身形上都极为相似。

成年之前,两者几乎一模一样,往往仅能靠下巴上后颏鳞的数量进行辨别;成年后,两者体侧纵纹的颜色有所差异,蓝尾石龙子偏红一些。在分布上,二者以秦岭—淮河为界,一些资料记载黄纹石龙子在华南、西南有分布记录,恐怕是蓝尾石龙子的误订。

蓝尾石龙子最早隶属于石龙子属(Eumeces)。直到2005年,旧属Plestiodon的有效性得以恢复,并将分布于北美和亚洲的种类纳入其中。目前对Plestiodon的中文译名还多沿用石龙子属的称呼。这是一个拉丁合成词,由希腊语pleîstos和odoús构成,意为“较多的牙齿”,所以,或许译作多齿石龙子属更为合适。

对于尾巴颜色的变化,目前有这样一种解释。

当石龙子处于幼年阶段时,由于生长发育需要大量能量,因此要耗费较长时间用在外出觅食上,而这大大增加了被捕食的风险。为了生存,它们逐渐演化出了一套“舍卒保车”的博弈机制。当幼年石龙子专注于在落叶层下寻觅猎物时,黑黄相间的身体部位能较好地隐蔽于周围杂乱的环境中,但色彩鲜艳的尾巴就成了捕食者关注的目标。如此一来,即使遭到袭击,首先受到伤害的大概率是可再生的尾部,而非攸关性命的头部或躯干部分。

等到石龙子逐渐成年,行动速度与力量都会显著增强,外出觅食的时间与频次也会显著减少。此时一条颜色鲜艳的尾巴反而会增加被捕食者发现的风险,因此颜色逐渐消退。

对蓝尾石龙子而言,这种精细结构来自皮肤层中的虹细胞(iridophores)。虹细胞内排列着呈片状堆叠的纳米级鸟嘌呤晶体。自然光照射在这些晶体表面时,受干涉的影响,不同色光增强或抵消;特定的晶体在特定的角度下,对蓝色光增强效果最明显,因此在视觉上呈现蓝色。随着年龄增长、体型增大,尾部虹细胞中鸟嘌呤晶体的疏密也发生改变,干涉出蓝光效果的能力逐渐减弱,直到彻底消失,从而显现出其他色素细胞的色彩。

UUID: 81fe8413-3010-4522-b4a1-ea2bb3f1bea4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19年/2019-05-18_彩虹色的“少年”,只是反射了光的模样.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