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3日,西昆仑山的古里雅冰川,海拔6200米,零下20摄氏度,缺氧。冰雪覆盖着大地,一片荒芜。只有星星点点几顶橘黄色的帐篷显示出一点生机。帐篷里的成员由5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其中包括两年前做过3次心脏搭桥手术、67岁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冰川学家朗尼·汤姆森,以及他的中国同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姚檀栋。
这支科考队的队长、青藏所研究员邬光剑也亲历了钻取冰芯的全部过程。中午时分,他拿到了从大本营送上来的午饭,囫囵吞下几口凉凉的饭菜。每年超过两个月时间在野外,他早已习惯在冰面上工作、吃饭和住宿,时不时还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野外科考。获取冰川内部的冰芯,是他们此行的目的。从科学上说,所有在大气中循环的物质都会随大气环流抵达冰川上空,沉降在冰雪表面,最终形成冰芯记录。
古里雅冰川是地球上除南北极之外最稳定的冰川,是中低纬度发现的最大、最厚、最冷的冰帽。几天后,他们获得了一批300米长的冰芯。在这些冰芯上获得的信息,将为科学家们提供打开青藏高原变迁奥秘之门的“钥匙”,帮助人类攀上科学的“高地”。这也是科学家倾其一生的追求。
在姚檀栋看来,这次科考的成功离不开一座“学术高地”的支持——中科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时间回到2013年6月7日,距离中科院启动机关科研管理改革刚刚1个月。一次普通的例会在青藏所办公楼召开。“院机关的改革已经启动,特别是科研管理。”时任中科院青藏所所长姚檀栋一字一顿。听到“改革”两个字从所长嘴里说出来,所长助理丁林抬起了头,停下了手中记录的笔。
“大家知道,为优化管理职能配置,强化学科交叉融合,院机关建立起以科技创新价值链为主线的矩阵式管理模式,组建新的前沿科学与教育局、重大科技任务局、科技促进发展局3个科研业务管理部门。”姚檀栋介绍。“那么,接下来,我们研究所要怎么改?”姚檀栋抛出了关键的问题。停顿了几秒后,他继续说:“青藏高原研究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依靠单一学科难以解答所有问题。
未来的青藏高原研究,必须要整合研究力量、开展联合攻关。”2012年,姚檀栋担任首席科学家的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B类)“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以下简称青藏专项)就尝试过团队作战。不仅中科院10多家研究所组织研究人员参与,北京大学等12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也贡献了力量。几年下来,青藏专项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随着专项工作的不断深入,姚檀栋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要靠什么力量让这支来自不同单位,甚至不同国家的队伍团结得更紧密,凝练有共识的科学问题,进而集中攻关?
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科院提出“四个率先”的要求。一年后,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启动实施。2013年9月20日,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审批,它也作为中科院首批卓越创新中心被记录进历史。
根据方案,青藏所将作为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依托单位,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5家研究所作为共建单位,加入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梦想即将变成现实。2014年1月21日,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青藏所举行。幕布揭开后,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当时主管卓越中心的丁仲礼副院长除了关心科学问题,还很关心人才问题。他曾在一份亲笔写给白春礼的信中强调“稳定人才队伍”的重要性,并提出应“如何建立可操作的退出机制”的建议。姚檀栋深知,丁仲礼并不是“想多了”。“做科研管理最关心的,一是稳定的科研经费从哪里来,二是人员工资能不能发挥激励作用。
”在科研经费上,依托于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青藏专项成为支柱项目显然毫无争议,2017年后,科学家又酝酿了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
2018年10月29日晚上8点,邬光剑的手机突然响起,他接到姚檀栋紧急通知,位于西藏林芝地区米林段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再一次发生了冰崩堵江事件,堰塞湖水位正在快速上涨,要求他和其他人员立即赶往灾害发生现场。
当天深夜,邬光剑等人就赶到了成都,第二天飞到林芝,到达灾害现场。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成立后,这位从事冰芯研究近20年的科学家开始接受来自跨学科的新挑战。同样的挑战,也摆在长期从事青藏高原山地灾害研究的崔鹏面前。“以前我们主要关注灾害的动力学过程、动力学机理,主要从灾害的物理、过程角度做理论上的研究。加入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后,应更强调为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科学问题作贡献。
”加入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后不久,崔鹏对团队成员说。他们的策略是,在过去的山地灾害研究中,增加“气候变化”这个维度。“气候变化的灾害响应”这一国际科学热点,成为崔鹏课题组研究的新方向。几年下来,他们关于气候变化对灾害形成的影响及其对未来灾害发展趋势的一些预测,不仅攀上了世界科学高峰,也为国民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2019年1月9日,陈发虎从党和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证书,获此殊荣的项目是他领衔完成的“亚洲中部干旱区多尺度气候环境变化的特征与机理”。这是他科研生涯中的第二个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他带领团队围绕“亚洲中部为什么会变得干旱”这个科学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气候变化特征“西风模态”,并论证了这种特征在亚轨道—千年—百年到年代际的不同时间尺度上是适用的。
几个月前,陈发虎刚刚从姚檀栋手中接过“接力棒”,担任新一任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最近,“转战青藏高原”,成了他的“口头禅”。事实上,陈发虎带领课题组已经在环境考古和环境变化方向,对青藏高原开展过较深入研究。
2015年,他们在《科学》上发表成果,提出新石器人群在距今5200年前首次大规模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2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区定居,主要种植粟黍为生;距今3600年前后开始常年定居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主要依赖麦类作物的种植和畜牧业为生。这一发现,厘清了青藏高原史前人群定居的历史轨迹。这项成果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上任后,陈发虎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便是研究领域的调整。
这些年,作为地理学家的陈发虎明显感到国际上地球科学的变化。“地球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区域的变化都会影响局部甚至全球,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研究领域方向应当调整。”这是他和卓越中心领导班子的感觉。
战略方向、研究方向、人员结构、经费来源……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将不断面临变化与挑战,唯一不变的,是科学家们对青藏高原的无限神往和无比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