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合唱天团,她们不用任何音乐或乐器伴奏,有着婉转动人的合声,走下舞台,她们却连呼吸都很艰难。这是怎么回事?来看本期故事吧!我叫隆琳,2006年,突发气胸,带来噩梦般的手术、插管……最终,确诊患上了淋巴管肌瘤病(LAM),这是一种只发生于女性的恶性肿瘤,因为平滑肌细胞生长异常,尤其是在肺、淋巴系统和肾脏中很明显。
这些细胞不受控制地生长,会导致肺功能丧失、呼吸衰竭、胸部和腹部淋巴液积聚、肾脏肿瘤……而医生的话,让我倍受打击,感觉自己在逼近人生的终点。2007年,我的病情急剧恶化,没日没夜咳嗽、咳血,躺不下、睡不着,每次吃完饭,都会剧烈咳嗽,吃的东西咳得全部吐出来。卧床整整半年,我暴瘦到70斤。淋巴管渗漏,整个胸腔满满的积液浸泡着我的肺,我无法呼吸,每天24小时卧床吸氧。
从卧室到卫生间,只有五米远的距离,我也走不过去。有一天,半梦半醒的我甚至出现了幻觉……2008年,我得知美国有种药在临床实验,抱着搏一搏的态度,我努力用上了药,惊喜的是见效了,咳嗽减轻,能好好吃饭啦!各种症状得以缓解,生命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回顾这番重生的经历,我得到了太多太多的爱,我想将这份爱传递下去,帮助更多病友建立信心,对抗病魔。LAM病友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蓝梅姐妹。
我们发起了成立了蓝梅罕见病关爱中心,中心为病友们提供诊疗护理信息,搭建医患交流和病友互助平台,倡导公众对疾病的科学认知。姐妹们很多都是我的同龄人,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遭遇疾病,呼吸困难,走几步路可能就气喘吁吁,呼吸衰竭,身陷绝境,历经生死。这一残酷打击,让很多姐妹无法接受,治病的同时,心灵重建也尤为重要。
我想,有没有一种方式,既可以帮助姐妹们缓解“呼吸之痛”,又能丰富大家的生活,帮助姐妹们重新找回自信?我热爱音乐,在声乐气息训练方面得到过老师的指导,想到气息练习会有助于呼吸困难的改善,对呀!我眼前一亮,建一个合唱团!也许歌声,能带给姐妹们崭新的未来。
经过一番思考、筹备之后,我选择了“阿卡贝拉”这种合唱形式,它是指完全没有音乐和乐器伴奏,纯人声合唱的歌唱形式,更加需要气息训练的基础,对蓝梅姐妹来说,是挑战,更是锻炼!2017年9月,在老师和小伙伴们的支持下,由十余名LAM病友和志愿者组成的“蓝梅阿卡贝拉人声乐团”成立啦!著名唱作人崔恕老师和编剧柏彤老师,为乐团成立揭牌。
起步阶段,困难在所难免,姐妹们的音乐基础相对薄弱,有的小伙伴十分缺乏自信,觉得自己唱不了这么专业的合声。我请来专业的老师做指导,成员每周排练一次,每次3个小时,虽然最初给老师的耳朵不少“折磨”,但大家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
更重要的是,姐妹们从此聚在一起,抱怨少了,笑声多了……2018年4月,我们北京举办首次专场演出,准备期间,小伙伴们每周加练3-4次,每次排练完都已是深夜11点多,最终为观众带来《红蜻蜓》等多首经典歌曲,在一次次掌声雷动中,我知道,所有的辛苦付出,都值得!在2019年CCTV《戏曲春节晚会》上,“蓝梅阿卡贝拉人声乐团”的小伙伴们带着最新作品——《四郎探母·坐宫》(京剧版阿卡贝拉)华丽绽放春晚舞台!
乐团给姐妹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病友佳佳,曾经因为长期治疗未见起色,让她深陷看不到未来的无助与迷茫,加入乐团后,她渐渐有了笑容,有了快乐,对今后的药物治疗,也重新充满期待。受鼓舞的病友,可不只乐团成员哦!病友惠如曾是一位优秀的中学老师,因病告别了讲台,一度住进ICU,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得知我计划成立乐团,她特别兴奋,积极出谋划策,更为演出成功而开心,现在,她对未来的生活,又有了无限憧憬。
梅花香自苦寒来,蓝梅姐妹勇敢昭告,即使残缺也要美丽高歌,不低头,向生活微笑,不流泪,向命运歌唱!每年6月1日,是世界淋巴管肌瘤病(LAM)关爱日,整个6月,是淋巴管肌瘤病(LAM)公益宣传月。
希望广大小伙伴,支持我们的行动和心愿——一是早日研发出淋巴管肌瘤病的特效药物,让蓝梅姐妹们彻底摆脱病痛的折磨;二是能控制症状、减缓病情发展的雷帕霉素早日将淋巴管肌瘤病纳入适应症,让姐妹们都可以享受医保,减轻药费负担,病有所医、药有所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