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黑暗面,似乎有一种令人着魔的吸引力。我们有时候会觉得那些看上去伟光正的人多半是伪君子,背地里肯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而那些看上去就是坏蛋的恶人,反而表里如一,坏得“光明磊落”。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定式?因为人们更倾向于相信人性中有太多弱点和缺陷,光是和这些黑暗面做斗争就已经耗尽全力了,哪里还有余力去当个圣人呢?
心理学的研究也有些这样的倾向。
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比起研究大多数安分守己的“良民”,提前侦测出有危害性的和“异常的”人格特点,防患于未然,对于社会的稳定似乎更有意义。正因为如此,德洛伊·保赫斯(Delroy L. Paulhus)和凯文·威廉斯(Kevin M. Williams)的“人性黑暗三角”理论2002年一问世,便得到了大量关注。
这个“臭名昭著”的黑暗三角,包括自恋(narcissism)、马基雅维利主义(Machiavellianism)和心理变态(psychopathy)。
无论是研究人性的恶,还是把恶人的故事当做茶余饭后的故事来听,都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但正如尼采所说,“与怪兽搏斗的时候要谨防自己也变成怪兽。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过分关注人性的黑暗面而忽视光明的一面,就会看不到人类的全部潜能。
事实上,很多人本主义学派的心理学家们一直致力于挖掘人性中真善美的因子。虽然黑暗三角的理论深入人心,但对比一下心理学家们对人性中黑暗和光明的深入挖掘,我们会发现,其实光明的力量并不孱弱。
提出一个针锋相对“黑暗三角”的理论不算太困难,困难的是如何通过实证研究去证明这种理论可行。为此,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的心理学家斯科特·巴里·考夫曼(Scott Barry Kaufman)和同事做出了一系列尝试。
他们参考了过去用来测量黑暗三角人格的大量问卷,然后针对自恋、马基雅维利主义和心理变态这三种黑暗人格的问题编订了36道题的光明三角人格问卷(Light Triad Scale, LTS)。在实验后期,在采纳了积极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领域的专家意见之后,该问卷最后修订为12个问题。
在采集到的387份问卷中,考夫曼等人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最后标记出三个主要因素:人道主义(Humanism),对人性的信仰(Faith in Humanity)和康德主义(Kantianism)。人道主义,即重视每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对人性的信仰,即相信“人性本善”。康德主义,其核心即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所提出的“绝对不把人只当成手段,而永远要把人当成是目的”。
光明三角人格具有很多亲社会的性格优势,包括好奇心,灵活的视角,热情,爱,善良,团队合作,宽恕和感恩。虽然都有好奇心,不过光明三角人格的好奇心更多的表现在“我在新情况下会积极寻求尽可能多的信息”,“我将挑战的情境看作是成长和学习的机会”。也就是说,黑暗三角人格的好奇心表现在对于刺激的渴求和对于无知的零容忍,而光明三角人格的好奇心表现在对环境的积极良性适应。
光明三角人格最大的意义并不在于定义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而是它突出了一种最基础的人道主义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不仅包含人性本善,也包含了要把他人看作有价值的和值得尊重的对象。研究者说,“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问题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比其他人更重要,这也使得我们逐渐失去了对彼此最基本的尊严的尊重。无论这样的人格能否给个人带来任何好处,今天的世界都迫切需要光明三角人格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