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一张王思聪在电竞赛场大口吞热狗的照片走红网络,引起热议,甚至迅速衍生出一系列“吞热狗”主题的搞怪表情包、手机壳、衬衫、小游戏……为什么“大口吞热狗”会瞬间走红呢?除了主人公自身的网红光环,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这个操作对人类来说真的是太!难!啦!人类的口腔结构并不是为撕咬/吞咽大块食物而设计的,王思聪无意中挑战了这样一项平常人很难完成的“高难度动作”,也难怪会引起众人惊讶和围观了。
其实,不仅是人类,“大口吞”对于现今的大多数哺乳动物来说都是个挑战项目。想要大口吞,毫无疑问你得先有个大口。而下颌骨作为头部唯一能活动的骨头,其比例及其尺寸是限制“大口吞”动作的重要因素,遗憾的是,今天大多数哺乳动物的下颌普遍都偏小。不过,如果追溯回远古时期就会发现,我们的哺乳动物祖先还是有一段光辉“大口”史的。
哺乳动物下颌在进化过程中有明显变小的趋势,这一结果被发表在Nature上。他们的研究表明,哺乳动物祖先(犬齿兽和真犬齿兽类)很多都具备“大口吞”潜质——他们的下颌几乎个个都是“大块头”,其大多数种属下颌长度都超过了100mm。可是,现生的哺乳动物,长度却普遍小于30mm。这样“缩水”的大趋势进化上又有什么意义呢?
下颌变小,其实是哺乳动物身材变小的一个映射。而之所以变小,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生存环境——在早期哺乳动物生存的时代,硕大无比的恐龙正在充当地球霸主横行天下,而我们的祖先只能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娇小的身材就带来了优势:一方面减少了被捕食者发现的概率,从而更容易存活;另一方面,和块头的生物相比,它们的能量消耗很少,更有利于在资源稀缺的特殊自然时期中渡过难关(比如各种大灭绝事件),才能后来居上实现逆袭。
不过,下颌骨一变小,咬合力也就跟着变弱,对抗大块的食物也会变得吃力。所以许多哺乳动物及其祖先改变了食性,选择吃起来不费劲又更易找到的虫子、植物为食。另外有一些肉食哺乳动物通过加强咬肌来解决咬合力的问题。人类在演化过程中则出现了一个特殊现象——吻部后缩。随着上下颌演化得愈加短小、后缩,吻部渐渐扁平。其直接的后果就是两侧嘴角的开裂缩小,导致嘴巴张不大,整吞热狗的动作当然就更不好完成啦。
同样是“大口吞”,大部分的爬行动物完成起来会容易很多——它们有的天生长着比例夸张的“血盆大口”,比如鳄鱼。有的则灵活度超群,能够通过“下颌脱臼特技”咽下数倍于自己体型的猎物,比如蛇类。但要是让人类等哺乳动物去表演这种嘴部特技则是完全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哺乳动物的下颌骨普遍只有一整块,而蛇类等爬行动物的下颌则由至少4块骨头组成。要想像蛇嘴一样收缩自如,大概只能另辟蹊径了。
下颌骨“另谋高就”。
实际上,这些骨头并没有完全失业,而是去另谋高就了。比如说,本属于下颌的一块关节骨(Articular)就连同头骨中的方骨(Quadrate)一起,搬进了我们的中耳,摇身一变,成了三块听小骨中的锤骨(Malleus)和砧骨(Incus)。这些下颌骨是如何“搬家”的呢?这也与“小型化”密不可分——首先,这些骨头需要变得足够小,显然太大的骨头也塞不进耳朵里。
更重要的呢,就是要让这些骨头从“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下颌的工作是承担咬合力,对于我们吃虫子和果子的哺乳动物祖先来说,没有那么大的咬合力也不妨碍生活。
下颌骨骼的这次搬家可谓是意义非凡,它们赋予了哺乳动物出色的听觉。爬行动物中的下颌骨数量虽多,但中耳只有一块骨头。外界声音直接通过鼓膜震动这唯一一块骨头,再传内耳里,其听觉效果比较差。而哺乳动物就不一样了,我们的三块听小骨,串联成链。它们像放大器一样,将震动放大后传到内耳,使我们能分辨出更轻微的声响。听力的大大提高,不仅对哺乳动物的生存有着重大帮助,更对它们今后智力发展奠定了基础。
所以说,我们的哺乳动物祖先放弃了 “大块头”和“大嘴巴”,但却最终通过了大自然的考验,成为生物大灭绝事件的幸存者。如此看来,下颌骨的诸多“自我牺牲”,也着实为哺乳动物在今天称霸世界助了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