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小可爱,看完让人只想报警

作者: 深山虫吟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19-05-04

本文探讨了昆虫、软体动物、扁虫等生物的特性,特别是它们的外观和触感,以及这些特性如何影响人们的感受和认知。

前方高能!黏糊糊预警!虫恐预警!“我害怕那些黏糊糊的软体小昆虫……”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恐惧。其实讲道理,以昆虫为代表的节肢动物,整体而言大概是动物界里最“硬”的一群了——毕竟它们又被叫做外骨骼动物。昆虫不但有几丁质的外骨骼,表皮还有一层用以保持体表清洁的疏水蜡质层,相当于打了一层蜡。甲虫一类的当然看上去就很硬,而实际上,就连毛毛虫这样的“肉虫子”,表皮也像牛皮纸一样坚韧结实。

摸起来与其说软,不如说它们的身体充满弹性与力量,你可以清晰地感觉到紧致皮肤下的发达肌肉群。

其实,大部分昆虫都和“黏糊糊”无缘——除了胶猎蝽之类少数在局部使用黏液捕食或者防御的种类——因为蜡质层的存在,昆虫的体表相当干爽。即使是腐肉里的蛆,它们身上看起来像黏液的东西,其实也是来自身处的环境,而非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实际上,那些真正软软黏黏的,仿佛异世界的史莱姆转生过来的动物,得从节肢动物以外的无脊椎动物里找。最具代表性的当然是软体动物。大部分软体动物都有坚硬的壳,大大降低了整体柔软度得分;相比之下,蛞蝓这样外壳退化了的软体动物,或许就是“软萌”之王了。我们平时常见的蛞蝓,似乎大多貌不惊人,只能配上土渣渣的“鼻涕虫”的称号。

不过也有一些蛞蝓,有着极具想象力的色彩和质感,虽然还是宛如鼻涕,但是又超越了自我,成为了不平凡的“鼻涕”。比如这种澳洲的蛞蝓(Triboniophorus graeffei),长得像不像一片鱼肉?连肌肉的纹理和没有清理干净的血迹都惟妙惟肖。

扁虫是扁形动物的统称;生物教材上的涡虫就是一类扁虫。涡虫以它们的再生能力而闻名。就算再生能力强如蚯蚓,也只能长出尾部,要是包含了关键器官的身体前端受了重伤,也只有死路一条。涡虫就厉害了,砍头长头,砍尾长尾,纵切一刀可以把半边身体长回来,打碎了干脆变出一堆小涡虫,可谓是史莱姆级的再生能力。不过就我个人而言,每次看到涡虫时,却总是被它那呆萌的“斗鸡眼”所吸引。

好吃的海肠已经当了相当一段时间的网红了,但还有一个与海肠相映成趣的怪奇物种,知道的人却不多。那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石鳖(Cryptochiton stelleri)。石鳖是多板纲的软体动物,看起来稍微有点像鲍鱼,习性也有点类似,喜欢紧紧地贴在礁石表面。但它们的壳不是一整块,而是由八块甲板拼接而成的(隐隐约约仿佛有八块肌肉)。

和普通的石鳖不同,前文提到的这种最大的石鳖(C. stelleri)的甲板埋在体内,外面看不到。结果,它们就长成了好大一块湿漉漉的肉的样子。这块“肉”尺寸还相当惊人,可以长到两公斤重。和光秃秃的背面相比,腹面可以看到长条状的足、足两侧的鳃,以及一颗樱桃小嘴——当这些普通的元素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后,嗯,看起来要比背面糟糕多了。

当然,有时也难免惊到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加州曾经有人以为海滩上冲上来的大型海兔,是某场命案遗留下来的人类内脏,吓得直接报警了。

UUID: 1324acd8-4d22-4b3e-9650-efdbf78fa274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19年/2019-05-04_这是什么小可爱,看完让人只想报警.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