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家里都有鱼缸,那里也寄托着我们对于自然的向往。鱼缸是一个特别好的载体,把一个虽然可能不是完全完整,但是也能称得上完整的生态系统呈现在人面前,能让你在家中就感受到各种各样的惊喜。鱼缸能让你在一年四季任何生活的间隙感受到如这春天一样的生机勃勃。
所以,如何拥有一个这样的鱼缸?
小时候我们提到“鱼缸”,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这种小圆缸。图片:maxpixel
我想先告诉你的是,鱼缸不能是什么样子的。比如像你在什么理发店或者饭店门口,看见的那种一个空空荡荡的鱼缸里面除了鱼就是水,鱼很可能全是红色的或者染的五颜六色甚至身上还写着什么字的。别看鱼游的可欢实了,但这样的鱼缸可以说是毫无生机。如果你觉得还挺好看和热闹的,那可能证明你没看见过自然。
鱼:我是谁?我在哪儿?图片:Kong of Lasers / wikimedia
裸缸养龙鱼的老板们也没好到哪去。人们迷信弄水养鱼能发财,而老板们为了发大财所以有更高追求,比如不能光养龙鱼,还得养泰国虎、飞凤(这都是鱼的商品名),这样好组成龙虎凤。还有的会在里面再加个猪鼻龟,因为这种龟能适应和这些鱼养在一起的水深,同时对鱼没有攻击性。但需要注意的是,猪鼻龟是CITES公约附录II的物种,购买和饲养都是违法的。
猪鼻龟(Carettochelys insculpta)。图片:Junkyardsparkle / wikimedia
另外,也并不是只有裸缸养鱼我瞧不上,里面花花草草的,也有我瞧不上的。比如那种利用植物、石头和底沙把鱼缸弄得跟山水画似的,我也没觉得有什么生命力。毕竟那些所谓的造景都是给人看的,而对于生活在其中的动物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所以那也不叫真的生态,也就谈不上生机。
这些花花草草,对鱼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图片:Jelene Morris / flickr
所以,像钢棍解师傅所说、能点亮人们心胸的点心一样存在的鱼缸是什么样的呢?就是向你家门口的池塘或者水坑致敬,并且带着更美好的憧憬勇敢面对未来的变幻莫测,不放弃任何生存的机会的样子。
所以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就是尊重自然、自在生长的样子。
如何拥有一个最终自然的鱼缸?
首先你需要一个鱼缸。当然它也可以不是鱼缸,甚至可以连缸都不是,任何能形成一个空间的结构都可以成为自然的载体,就像一双放在室外的军胶鞋,经历过一两场雨水,就能生长出苔藓。生命的舞台无处不在,只要你给它们留下一些余地。
雨后的苔藓。图片:maxpixel
玻璃鱼缸因为能从水下观察到剖面而受到人们的欢迎,当然也有一些鱼可以在水面欣赏,因人、因鱼而异。
底沙如果说水是鱼缸的灵魂无处不在,那底沙就是一个鱼缸的基础,不仅仅因为它们在最底下,也因为底沙会为微生物提供栖身之所。水体环境的平衡由水中的鱼和包括各种微生物在内的全部生命共同建立和维护。平衡不是像天平一样不倾斜的唯一位置,而是一个动态过程,动态平衡有能力应对变化,但也有崩溃的风险。
自然的底沙布置。图片:Scott Wilson / flickr
过滤为了减少崩溃的可能性,你的鱼缸需要一个“肾”,那应该是鱼缸的过滤器。鱼缸有很多种过滤形式,比如水体中的过滤和水体外的过滤。我比较推荐上过滤,这是水体外过滤的一种形式,原理是利用潜水泵把鱼缸中的水抽出,然后让抽出的水不断流过过滤材料,之后再回到水中。过滤可以通过滤材的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达到构建水体平衡的作用。
滤材出现在过滤盒中,先通过物理过滤,原理是利用过滤棉的结构把水中的大颗粒(如鱼粪便、食物残渣等)虑除;之后水会流过生化过滤的滤材,包括生化棉、陶瓷环、生化球、细菌屋等,这些滤材的原理都是利用多空隙的结构增加微生物附着的表面积,以给更多的细菌提供栖息地。
过滤器中使用的生化棉。图片:Ofkun / wikimedia
过滤盒多为不透光的材料,因为对水体平衡起着积极作用的微生物往往需要黑暗、湿润和氧气充足的环境,这也是水体外过滤比水体内过滤更高效的原因。关于过滤有很多现成的商品,所以只要明白了原理不管是选购还是自制都会不存在问题。
灯鱼缸如果不能接收到阳光,就需要用灯补光,灯的类型鱼要根据鱼缸的生境来选择。如果是水草茂盛生长的环境,需要选择水草灯;如果是落叶堆积的黑水潭或者岩洞深潭等光线比较弱的环境,可以选择黄光或者白光的射灯;如果是水质清澈阳光充足的溪流环境,日光灯管就足够了。
某款LED水草灯,可以帮助水草更好地生长和发色。图片:Lime Huang / wikimedia
光照不光影响着植物生长,也和鱼的婚姻色相关。有些鱼在黑暗环境中发色更好,有些鱼在明亮环境中发色更好,这还是要看鱼自然栖息地的生境。
水草水草对于生活在有水草水域的鱼来说非常关键。很多小型鱼喜欢在水草中躲藏,虽然它们也会游出来活动,但遇到危险会一下躲进水草中。水草对刚出生的小鱼来说更为重要,只有茂密水草中的狭小缝隙才能保证它们不被其它大鱼吃掉。
鳑鲏,它利用植物叶片形成的狭小缝隙躲藏在这里,不会被大鱼吃掉。图片:陈老湿
躲藏在水草丛中的鱼。图片:陈老湿
很多种水草并不难养,有底沙和光足矣。如果鱼缸能晒到太阳,应该尝试在鱼缸中种植挺水植物——这是只有阳光才能享受的福利,因为水草灯很难兼顾高大的挺水植物和鱼缸对光线的需求。
挺水植物密密麻麻的枝条仿佛一个水下森林,为鱼缸中的生物提供了良好的躲避。图片:陈老湿
石块石块是鱼缸中可以放置的物品,比起摆出一个人喜欢的形状,还是让鱼更喜欢比较重要。石头和石头之间、石头和底沙之间形成的缝隙,可能或是鱼或者其它小动物躲藏的地方。另外石头表面在灯光的照射下会生长出藻类,这些藻类可以成为鱼缸中动物的食物。
关于鱼缸里面到底要放多少石头,可能更好的方式是去看看自然界中,你养的鱼生活的地方的样子,看看它和环境的关系,可能更容易找到答案。
鱼缸只能养鱼吗?很多人抱怨养鱼容易死,但实际上当水质稳定平衡建立后,很多鱼很不容易生病或者死去。当然除了鱼,鱼缸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能展示的物种可以包括很多,比如螺、虾、昆虫,以及一些低等动物如水螅、涡虫,都是很好的观察对象,并且目前人们对于这些物种的观察、了解和记录都相当有限,但它们的生活其实同样有趣。
萝卜螺来到水面呼吸空气,箭头所示是换气口。图片:陈老湿
鱼缸中吃藻的螺。图片:陈老湿
鱼缸用换水吗?当然用,当然也不能老换,一礼拜换水能超过三次的就不用养鱼了,直接报名举重队就可以了。由于空间和能量转换途径的有限,所以鱼缸不能完全达到自然水域中的物质代谢循环,因此需要换水。
但水也不可换得太勤,这不光是水晒没晒和水温温差大不大的问题,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鱼缸的水体需要让各种微生物相互作用,以便整个水体的物质代谢能达到动态平衡,而不是什么都没有的纯净水,因此频繁换水会有可能打破这种平衡。
铺满水面的莲叶。图片:陈老湿
不过这里的鱼缸主要以追求池塘生境的鱼缸为例。如果是追求溪流生境的鱼缸,则需要更多的新水。不过溪流生境需要更大的鱼缸,长度一米五以下的缸就踏实追求池塘生境吧。
如何达到那个传说中的动态平衡?不用刻意追求,生命自己就找到答案了。但前提条件是你要给生命提供合理的物质基础,比如底沙、石头等等,以及更重要的,时间。时间到了,整个水体中的微生物自然就建立了关系。
不过这个时间长短可能有点技巧,比如新开的鱼缸,可以放入一点能制造混乱的资源,比如酸奶(很少量就够了)。酸奶营养物质丰富,是各种微生物的资源的同时也给水体环境带入了一些新的微生物,所以可以加速平衡的建立。
图片:jules / flickr
掌握了这些最基础的技巧,如果你也恰好有兴趣,不如就在这个初夏开始着手建立属于自己的桌面小“池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