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哥伦布于15世纪发现美洲大陆以后,这片广阔而未知的土地就不断地吸引着欧洲人探索的兴趣,16~18世纪之间,欧洲各国在美洲建立了一个个殖民地。最初到达这片土地的移民,大部分是贫苦人民和受迫害的教徒,这些人一路历尽艰辛九死一生,终于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扎根生长。这些移居他乡的人,一生再也没回过家乡,陌生的土地使他们对家乡的思念愈发强烈,以至于当他们看到了同样陌生的美洲鸟类,也会联想起家乡的鸣禽。
欧洲人把鹟科(Muscicapidae),歌鸲属(Luscinia)的欧歌鸲(Luscinia luscinia)、新疆歌鸲(L. megarhynchos)两种鸟类叫做 “nightingale”,也就是文学作品里常说的夜莺。
美洲并不盛产鹟科鸟类,也没有夜莺,但是,这些初来乍到的移民,却经常在夜晚听到婉转动听的鸣声,他们把这些歌声美妙的鸟,统称为“nightingale thrush”,直译过来,就是“夜莺鸫[dōng]”的意思。
今天日历的主角黄褐森鸫(Hylocichla mustelina),就是一种被称为“nightingale thrush”的鸟。黄褐森鸫又称棕林鸫,属于鸫科(Turdidae),是森鸫属(Hylocichla)唯一的一种。黄褐森鸫的属名来自希腊语的hyle(林地)和cichle(鸫),种本名mustelina则源于拉丁文mustela(鼬),整个学名的意思就是“鼬一样颜色的林地鸫鸟”。
鸟如其名,黄褐森鸫没有鲜艳的色彩,但也不难看。整体配色较为素雅,头部和后颈棕褐色,背部整体黄褐,腹部白色并密布黑色近圆形斑点,脸颊有细碎模糊的黑纹,白色眼圈明显,脚淡粉色,雌雄体色相同。黄褐森鸫体态为典型鸫的形态,个头比大多数鸫类小,但比夜鸫属的鸟类大,体长约20cm,体重40~70g。
黄褐森鸫繁殖于美国东部,这种鸫似乎不喜欢在更北的加拿大生活,只有很少一部分会穿过国境线,来到加拿大最南端繁殖。而美国西部也同样不受它们欢迎,在美国国土的中线以西,就几乎看不到黄褐森鸫了。每年的秋冬季节,黄褐森鸫会沿着墨西哥湾的海岸线进行短距离的迁徙,来到中美洲地区越冬。
黄褐森鸫主要活动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边缘,以及灌丛和林间空地里,通常隐藏在浓密的枝条间,不易见到,只有在鸣唱的时候会大胆一些。黄褐森鸫的行踪隐秘,却有着引人注意的优美鸣声。作为一种典型的雀形目鸣禽,黄褐森鸫的鸣声婉转而多变化,音色为略带金属音的哨声,声调复杂,音域宽广,甚至夜莺都不能与之相比。
黄褐森鸫是杂食性鸟类,对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均来者不拒,但相对而言它更喜欢肉食,食谱里三分之二是各种昆虫,其余为植物果实和种子。作为迁徙鸟类,黄褐森鸫的繁殖期较为固定。每年的4月末至5月初,它们就会从中美洲迁徙而来,很快便进入繁殖期,此时林间到处都充满了悦耳的啼鸣。而到了8月末,它们的繁殖期结束,就会逐渐向南迁徙,逐渐这种鸟的身影慢慢消失,林中显得空荡。
每年它们可以繁殖2次,巢建在树木的枝杈间,巢杯状,由干草和树枝编织而成。黄褐森鸫每窝产卵3~4枚,孵化期约12天。
如今黄褐森鸫在美国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华盛顿所在的哥伦比亚特区,甚至将它定为区鸟。目前黄褐森鸫的数量还比较多,但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已经减少了50%。因为数量下降过快,它被评为近危(NT)物种。在黄褐森鸫繁殖的区域,它们面临着栖息地萎缩的威胁,但这不是它们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黄褐森鸫生存的主要风险,来自它们越冬的地区。黄褐森鸫的繁殖区域比较广泛,但越冬区域却只有中美洲的一片狭长地带,整个物种的命运全部掌握在这一小片土地上。
黄褐森鸫的长相比较平凡,特征不明显,但要区别森鸫和它的亲戚夜鸫属,也不是特别难。
在北美有五种常见的夜鸫属鸟类,棕夜鸫(C. fuscescens)、灰颊夜鸫(C. minimus)、比氏夜鸫(C. bicknelli)、斯氏夜鸫(C. ustulatus)和隐夜鸫(C. guttatus)。要把它们跟黄褐森鸫区别开来,也不太难。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黄褐森鸫的胸口和肚子上都有斑点,而这五种夜鸫只在胸口上有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