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自古有赤黄白柳四大仙一说,分别对应的是赤狐、黄鼬、刺猬和蛇,它们都是生活在人们身边常见的小动物。由于它们都行踪隐秘,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百姓们认为这些动物都有“仙法”,对它们充满了敬畏,不敢轻易伤害。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黄大仙”。
黄鼬,是我们最容易见到的一种鼬科动物,有黄鼠狼、黄皮子、地猴儿等俗称。色如其名,黄鼬有一身橙黄色或淡黄色毛皮,腹部的颜色较浅,颌、面部为浅褐色,唇部、鼻子周围以及下颊是白色。不同地区的黄鼬,毛色会有很大的差别。黄鼬体长20~30厘米,体重0.5~1公斤,身体很长,而腿很短,所以我们见到黄鼬行动常是蹦蹦跳跳的。黄鼬还有一条毛蓬蓬的大尾巴。
在野外,黄鼬在森林、河谷、平原、丘陵等多种环境里都能生存,有很强的适应力,正因为如此,它才能在其他野生动物难以生存的人类都市中生息。房屋的缝隙、树木的洞穴都是黄鼬在城市中栖身的巢穴,在冬天,黄鼬常会钻到建筑内取暖,有时还会钻到汽车的发动机舱里,借着汽车引擎的余温熬过寒冷的冬夜。另外城市中有大量啮齿类存在,可以作为它的食物,也是黄鼬愿意在城市中生存的一个原因。
我国古书中有很多关于黄鼬的记载,《尔雅·释兽》中有“今鼬,似鼦,赤黄色,大尾,啖鼠,江东呼为鼪,音牲”的记载。这段描述基本符合黄鼬的外形和习性。在《神农本草经》中有“鼬,一名黄鼠狼。又名鼪鼠。又名地猴”的说法,可见在那时,黄鼬就有了“黄鼠狼”的别称。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黄鼬有更为细致的描述:“按《广雅》,鼠狼即鼬也。此物健于搏鼠及禽畜,又能制蛇虺。”,“鼬,处处有之,状似鼠而身长尾大,黄色带赤,其气极臊臭。”
黄鼬虽然模样长得可爱,但是性情十分凶猛,各种小型鸟、兽、两栖类、爬行类、昆虫都在它的食谱上,分布在河湖边的黄鼬也有食鱼的观测记录。黄鼬偶尔也会吃果实等植物性食物,生活在城市中的黄鼬,还会翻垃圾找吃的。它身体细长、毛皮丰厚而光滑,擅长钻越各种缝隙洞穴,这种体型上的优势让黄鼬容易进入鼠类藏身的洞穴中,追踪捕食鼠类,故而得了个“黄鼠狼”的俗名。
民间普遍认为,黄鼬是“偷鸡贼”,有很多和黄鼠狼偷鸡有关的谚语:黄鼠狼给鸡拜年——不怀好意;黄鼠狼给鸡笑脸——没安好心;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黄鼠狼拉小鸡——有去无回;黄鼠狼间难卦——凶多吉(鸡)少;黄鼠狼觅食儿——见机(鸡)行事……
黄鼬的确能捕食家鸡,但它们捕捉的多是雏鸡或亚成体,捕食成年母鸡已经很费劲了,如果对上年轻力壮的公鸡,弄不好还会被反杀。所以,黄鼬只有在陷入极度饥饿的困境时,才会铤而走险,对成年鸡这么大的猎物发动攻击。
我国的动物学家,曾对黄鼬胃容物进行过分析,发现大多数为啮齿类残骸,鸡骨、其他鸟类以及其他小动物,只占很小一部分。“偷鸡贼”的恶名加在黄鼬头上,是不恰当的。
成年的鹅也是黄鼬难以战胜的对手。大鹅不仅体型上占优,发现黄鼠狼以后,还会大声鸣叫,扰乱黄鼠狼。有些地方的人,为了防备黄鼠狼偷鸡,会将大鹅和鸡鸭混养。
在捕食体型比自己大的猎物时,黄鼬会死死咬住对方,待对方筋疲力尽时,才将其杀死。有时黄鼬会咬住猎物的后脑或后颈部,猎物挣扎逃跑的时候,就会将黄鼬拖到自己背上,远远看去,就像骑在猎物身上。由此民间产生了一些传说。比如黄鼠狼把兔子当坐骑,再比如黄鼠狼能用“仙术”将鸡迷惑,让鸡驮着它跑回黄鼠狼窝里,变成送上门的“鸡肉外卖”。
黄鼬在肛门附近有一对臭腺,遇到敌害时可以喷出有刺激气味的液体,借以保护自己。民间还有传说,认为黄鼠狼会借助臭气来杀刺猬。刺猬浑身是刺,蜷缩成一个球,很多食肉动物就无从下口了,但黄鼠狼会翻动刺猬找到“球”表面的小缝,把臭气喷进去。刺猬被熏晕了,刺球就会打开,黄鼬就可以撕咬刺猬没有刺保护的腹部,将其吃掉。
不过,在现实中,大多数时间黄鼬和刺猬相遇,双方仅仅是对视一下,就各自走开,各忙各的去了。黄鼬也许能捕食刺猬,但臭气没有这种“穿透装甲”的神效,不到“山穷水尽”的境地,黄鼠狼也不会去找这个满身是刺的家伙的麻烦。
黄鼬还是一种好奇心十足的动物。曾经有一次我在停车场遇到一只黄鼬,我俩互相对视了将近一分钟,后来我蹲得脚发麻了才离开。在我走开的时候,这只黄鼬也跟着我走,走的时候脸还朝着我,结果一下子撞到了汽车轱辘上,貌似撞得还不轻,有将近一分钟都没起来。
有时黄鼬还会用后足站立,将身体直立起来观察周围的情景。人们看到“黄大仙”这样的异常举动,就会产生种种遐想,给它添加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黄鼬曾是重要的毛皮兽,毛皮被用来做裘皮大衣,故有“黄皮子”的俗名。另外,黄鼬的尾巴毛还是制作毛笔“狼毫”的原材料。我国黄鼬皮年产量曾达到470万张,在当时是重要的外汇来源。
我国农业部门曾经在90年代中后期,大力推广过黄鼬人工养殖。我在2007年出差到山东济宁的一个县里,参观过一家皮毛养殖场,里面就有养殖黄鼬,似乎还培育出了不同的品系。但可能由于黄鼬皮价值较低,且野生数量较多,人工养殖成本偏高,导致养殖数量越来越少。
现在市面上毛皮用黄鼬绝大多数来自捕捉野生个体,对野生黄鼬种群会有一定的影响。现在黄鼬被列入“三有”保护动物(《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私自捕猎是违法的。2015年有一桩案件,五个人为了获取毛皮卖钱,猎捕了500多只黄鼬,构成非法狩猎罪,主犯被刑事拘留。
虽然黄鼬很凶猛,适应力也很强,但城市的发展,却给它们带来了新的危机。为了抑制城市里鼠类的数量,城市里投放了大量的灭鼠药,黄鼬有时会吃到鼠药而中毒,也可能会捕食中毒的老鼠,导致二次中毒。
另外,城市里激增的流浪猫也可能跟黄鼬形成竞争关系。与黄鼬相比,流浪猫在体型和速度两方面,都占有很大优势。流浪猫也能将黄鼬“堵”在狭小的空间里,使黄鼬无处可遁。一般来说,流浪猫越多的社区,就越难见到黄鼬的身影。
也许平时我们难得见到“黄大仙”的真面,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生活在大都市中的我们,能否珍惜这些城市里的野生动物,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和它们友好相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