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位热爱养生的阿姨突发奇想,觉得新鲜水果营养丰富,于是将20多种水果混合榨汁,经过简单过滤,自己进行了静脉注射。不料注射后立即感到皮肤瘙痒,体温上升,就医后发现全身严重感染,多脏器损伤,险些命丧黄泉。从评论来看,很多人对这件事的反应是感到不可思议,且并不认同阿姨的做法。这可以纳入人类迷惑行为大赏了。至于为什么“把果汁注射进静脉会险些丧命”,其实还是可以从药剂学的角度,仔细说道说道的。
一般说来,针对人体的给药途径包括透皮、透过各种粘膜、经过消化道,以及注射等等。除了注射,其他的给药途径都需要经过吸收的过程,很多不适宜进入人体的物质会在这一步被粘膜屏障挡住,最后排出体外。可以说,当我们在吃水果的时候,从中获取的各种营养成分其实是被身体的外部屏障(肠壁)筛选过的,只有经过消化道“把关”的物质才可能进入循环系统,被人体利用。
但是,注射给药就完全不同了,它是用物理手段直接穿透了人体的第一层防护屏障(皮肤和粘膜),将物质直接送到体内。如果是仅皮下或肌肉注射,还一个吸收扩散的过程。但要像新闻中阿姨那样,使用静脉注射,就是让果汁毫无遮拦的直接进入全身血液循环了——这相当于越过了人体的安保系统,派了一支空降兵,直接对各个核心部门展开攻击——这对人体来说无疑是一场毁灭性打击。
事实上,正是由于注射剂的这种特性,使它在性质和质量控制方面都比其他药剂多出很多特别的要求,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要求,较真地逐条捋一捋“果汁为何不能用于静脉注射”。首先,溶液型的注射剂要检查“澄明度”:这意味着它们应该是澄清的,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浑浊或异物。虽然也有混悬型的注射剂,但是不可以用于静脉或椎管内。
这是因为如果有不可溶的微粒进入人体,较大的颗粒会堵塞毛细血管形成血栓,如果侵入了肺、脑、肾等组织,也会形成栓塞;若在血液之中,会被免疫细胞包围,随着细胞的增殖形成肉芽,造成各种危害。而水果榨汁中存在着各种纤维素、破碎的植物细胞壁、果胶等等难溶的固体。
虽然新闻中的阿姨“经过了简单过滤”,但使用纱布或普通滤纸一类的“家用过滤设备”,明显不能达到《中国药典》中“每10 mL中,10 μm及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在10~20粒以下、25 μm及以上的微粒数在2~5粒以下”的要求。
其次,由于静脉注射的药剂会直接与血液混在一起,只是澄清溶液还不行,它还必须是与血浆性质相似的溶液。例如,它需要和血浆的渗透压相等或接近,并且与红细胞膜的张力相等。
若溶液太浓会使血细胞或周围的组织细胞失水,太稀则会使细胞吸水胀大,直至破裂。水果的pH各不相同。常用于注射的等渗溶液是0.9%的氯化钠溶液或5%的葡萄糖溶液,而榨果汁的时候恐怕没法通过多加一碗水还是少加一碗水来精确计量浓度的。另外,注射溶液还要和血液的pH值(约为7.4左右)相当,以免对体内的酸碱平衡产生太大的影响,也避免产生刺激。
而水果里面往往含有各种丰富的有机酸,有些水果(例如柠檬)的果汁pH值甚至可以达到2~3,这显然就偏离得太多了。
最后,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注射剂必须是无菌制剂。我们知道,微生物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环境中,日常的空气、水、物体表面,都存在着各种活的微生物。
为了不让人体成为它们的培养基,自身外部屏障的作用之一就是抵挡各种微生物的侵袭,所以当我们需要绕过这道屏障给身体送药物的时候,也必须保证不会把活的微生物夹带进人体,否则就有很大的风险造成严重感染,新闻中报道的阿姨就是这样被危及生命的。失去屏障的保护,人体可能会变成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
规格最高的注射剂生产车间,每立方米空气内允许的最大悬浮菌数为5,而家庭厨房的洁净度,很可能连级别较低的口服制剂车间洁净度(5000)都达不到。
既然不允许注射剂里存在活的微生物,那么,我们再做一个无厘头的极端设想,如果把果汁煮开灭菌后,再直接注射,是不是就可以免除微生物造成的危险了?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就算微生物已经被杀灭,微生物的尸体碎片——“热原”还是会残留在果汁里。
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主要成分为脂多糖,注射进入人体后会产生致热反应,大约半小时就能产生发冷、寒战、体温升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出现昏迷、虚脱,甚至有生命危险。经典的热原检查法是家兔发热试验,近年来鲎试验法的使用也逐渐增多。无论是符合试验要求的家兔还是鲎试剂,恐怕都不是住家厨房里会常备的事物了。
退一万步讲,如果存在这样一瓶“理想”的果汁:它经过药剂学和制药工程原理的设计,能够符合注射剂的各种基本要求,那它是否就能够用于静脉注射了呢?我个人认为,此时这瓶果汁或许会接近于一种天然提取物的注射液。但考虑到天然提取物中的化学物质成千上万,若是没有系统研究过它们的生理活性就注入人体,没人会知道它们是有毒有害,还是能治病强身。
另一方面,植物的生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过程,如果没有处在完全人为可控的情况下,即使相同的植物,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节,其各种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也可能产生各种偏差。这其实也正是一些中药注射液被人诟病之处。近些年来,一些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中药注射液安全性尚且会引起争议,更遑论离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还差着十万八千里的家庭手制果汁了。
要保持身体健康,与其脑洞大开的“自创药方”,不如多听听医生的指导和建议。至于那些电影电视里“花样输血”的情节,看看就好,千万不要效仿,千万不要效仿,千万不要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