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硬核的,不是只狼,而是群狼!

作者: 翼狼Elang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19-04-15

文章探讨了狼的社会性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实验展示了狼在合作拉绳式实验中的表现,以及在圈养条件下的行为变化。

在这个四月里,我身边有不少朋友已经陷入了“闻狼色变”的精神状态之中。由于某只狼的出现,全世界的硬核玩家都学会了“死”这个汉字的写法……《只狼》虐我千百遍!去年6月12日,我和卢平老师的“狼狼组合”也曾经写过一篇“狼”,在这里给大家复习一遍:狼 Canis lupus,是目前现存的犬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同时也是分布范围最广泛的一种。从热带到寒带,从东半球到西半球都有着狼的足迹。

不同亚种的狼虽然在体型、毛色、被毛的形态和长度,以及行为特征上会有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它们彼此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生殖隔离,可以相互杂交并且产下可育后代。许多人心目中,狼的形象都有点高冷和孤僻。

与个体战斗力爆炸的猫科动物不同,犬科动物在演化的道路上选择了团队合作的路线。正所谓“独虎难敌群狼”,高度社会化才是这种动物最迷人的一面。狼的合作能力到底能有多强呢?科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

实验是这样进行的:首先,他们准备了一个笼子,笼子里放进两头狼。在笼子的一侧有两个开口。每个开口的高度和大小,刚好足以让一头狼将它的吻部伸出去,够到笼外侧的食物,但又不能够把整个身子探出去。然后在这一侧笼子的外面,他们准备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置着一条可以滑动的木板,木板上放着两个食盘,食盘里装着肉。这条木板上固定着一条粗绳,绳子的两头很长,伸进笼子里面。

在这个实验中,只有两只动物同时拉绳子,才能得到食物。这种实验的形式,称为“合作拉绳式(Cooperative pulling paradigm)”,它有许多种变体,用来测试过狼、类人猿、乌鸦等多种动物。

要是用各大团建培训师“打鸡血”的语言翻译过来的话,这组动作需要学习、沟通、协调合作才能够顺利完成,是不是瞬间感觉高大上了很多?当然了,参与实验的两头狼并没有让研究人员失望。

在经历了几次失败之后,它们很快就掌握了使用这套装置的技巧,而且动作还越来越熟练,从开始准备到吃到肉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如果故事就这么结束了,那么这个实验充其量只是证明了狼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而已,这是无法满足科学家们的求知欲的。于是,腹黑的他们把实验的难度拔高了一个台阶:这次,参与实验的两头狼不再是同时进场,而是故意错开时间。

这种行为就非常有趣了。年长者(群体内地位较高者)“教育”年幼者(群体内地位较低者)在动物行为里算是十分高级的一种行为。通过“教育”,生存经验较为丰富的个体可以将它们的经验,共享给群体内的其他个体,使得一个种群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大大增强。除了狼以外,江獭、渡鸦、虎鲸等动物也会有类似的“教育”行为,也可以说,这样的行为是区分真正的社会性动物和简单群居动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杆。

不过,当狼处于动物园的圈养条件下时,表现出的行为会不太一样。在去年的文章中我也曾经提及过,狼群有着日常巡视领地的行为,需要极大的活动量和活动面积,这是动物园的条件难以满足的。因此动物园中的狼群往往会变得非常散漫,缺乏明显的“等级划分”,在某些动物园里甚至会出现群狼无首的现象,能够观察到的社交行为也变得相对较少。

比如野外的狼群只有头狼有竖起尾巴的权力,次级狼只能够耷拉着尾巴做狼;但是动物园的狼却比较少表现出这种行为特征,也就很难区别它们的地位高低。动物园的狼进食的时候也没有明显的先后顺序,最基本的“见面礼”更是难得一见。

或许只有在广阔的天地间,和一群同伴一起奔跑,才是一头狼最具魅力的时刻吧!

UUID: d952d699-a2e9-4161-ae56-1fc4a11c6bcb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19年/2019-04-15_真正硬核的,不是只狼,而是群狼!.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