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春花盛放之时,最夺人眼球的当然是那些人们有意栽培的花草,但实际上,就在草坪、砖缝里,也有着很多五颜六色的漂亮小花。比如紫色的堇菜、黄色的蒲公英等等,其中的蓝色担当,在华北是斑种草和附地菜,而在华东包邮区,那就是阿拉伯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了。
阿拉伯婆婆纳这个名字,念起来有些拗口,拆解开来,便是阿拉伯的婆婆纳,如果看它的拉丁文学名,种加词是 persica ——波斯,所以它也可以叫做波斯婆婆纳。不管是阿拉伯还是波斯,对于华夏大地来说都算西域,没错,阿拉伯婆婆纳原产地正是欧洲和西亚,不知道什么时候,传入了中国,迅速定居下来,成为随处可见的杂草。
那婆婆又是怎么回事呢?说到这个来自波斯的婆婆啊,那就是紫衫龙王黛绮丝……好吧打住,当然和《倚天屠龙记》没关系。婆婆纳属是车前科里最大的一个属,约有五百多个种,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除了外来归化的阿拉伯婆婆纳以外,中国本土也有很多种,比如常见的婆婆纳(V. polita var. lilacina)和直立婆婆纳(V. arvensis )。
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叫朱橚[sù],这人身为一个王爷,还是挺关注民间疾苦的,组织人编写过一本书叫《救荒本草》,书里记载了很多野生植物的鉴别标志和食用方法,婆婆纳一名,最早就出自这里。书里写道:“婆婆纳,生田野中……生叶最小如小面花靥儿状,类初生菊花芽叶……花如云头样,味甜。”这段文字已经把婆婆纳的样子描述得很明白了——叶子小、像菊花叶,花型像云头纹样。
在文献中,婆婆纳也会被写作“破破纳”、“破破衲”,明代有《采破破衲歌》:“破破衲、不堪补,寒且饥、聊作脯,饱暖时、不忘汝”。《西游记》里第八十六回,孙悟空打败花皮豹子精,救出了唐三藏和一个樵夫,樵夫请他们一行人吃饭,其中就有“看麦娘、娇且佳,破破纳、不穿他”的贯口。这说明在明代,婆婆纳的定位就是野菜,原因很简单,它的花颜色浅淡,不好看。
而阿拉伯婆婆纳就不一样了,它的茎叶匍匐生长,花比婆婆纳要大一圈,而且是深邃的蓝色,在草坪上密集开放时,就如同蓝色的点点繁星一般,令人忍不住俯下身去细细端详。花瓣上的深色条纹和花中央的白色斑点,是指引昆虫采蜜的路标,它有个英文别名叫bird's-eye——“鸟儿的眼睛”,形容的就是花的颜色。
英国诗人王尔德曾经在诗中写过:“The suns that go to make one speedwell blue! ”,直译过来就是“阳光让婆婆纳变蓝”。speedwell是婆婆纳的另一个英文名,是形容它们的花凋谢速度快。王尔德住在英国,他看到的蓝色婆婆纳有可能是阿拉伯婆婆纳,也有可能是石蚕叶婆婆纳(V. chamaedrys)等近缘种,不管是哪种婆婆纳,花朵一般都会在阳光照射之后绽放。
婆婆纳们结出来的果实像两个半球连在一起,果皮表面还有短绒毛。我国和日本的古人觉得这果实形状像狗的蛋蛋,《本草纲目》里,婆婆纳的名字就叫狗卵草。日本人管婆婆纳叫イヌノフグリ(犬の陰嚢),阿拉伯婆婆纳的花大一些,就叫オオイヌノフグリ(大犬の陰嚢)。不过,它们的果实成熟后一捏就爆,捏的时候总觉得能听到狗的哀鸣。相比起来,林奈老爷子就要文艺得多,他用Veronica这个女性的名字来给婆婆纳属起了名。
阿拉伯婆婆纳自花传粉的效率高,种子扩散非常快。再加上它本身就是匍匐生长的植物,茎上很容易长出不定根,就算被除草机割断后,都能在断口上生根,因此能迅速扩张势力范围,成为华东草坪上最常见的野草之一。
像阿拉伯婆婆纳这样不拿自己当外人的外来生物,很多都成了对生态系统有害的外来入侵种。可是呢,阿拉伯婆婆纳却有点不一样,它虽然是外来定居者,却又没祸害原住民,和其它动植物相安无事,只是在草坪里静静地绽放出繁星般的蓝色花朵,所以人们也没说它们是“入侵者”,而是用了另一个更友善的词——“归化”。
人类的不同文明之间,若是流动、融合的时候也能像阿拉伯婆婆纳一样,想必世上也就不存在无谓的纷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