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的形状再次证明了爱因斯坦的理论是正确的!这一成果的背后饱含着无数科学家的智慧与心血,它将黑洞研究带入了全新的时代。在过去的几天,我们已经从方方面面对黑洞进行了探讨,却唯独没有探讨一个众人都以为知道答案的基本问题:什么是黑洞?或许你会想,黑洞肯定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义吧,毕竟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中,黑洞的理论工作都占据着这些研究的中心位置,所以对黑洞的定义怎么可能还有任何的不确定性呢?
的确,黑洞是几乎所有物理学领域理论研究的对象,从光学到固体物理学,超流体到普通流体力学,热力学到高能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学到宇宙学,经典到半经典,或是量子引力理论;它们当然也是大部分天文学观测工作的中心课题。从天文角度而言,我们一般认为黑洞会不可逆地吞噬掉所有进入它影响范围内的物质和辐射。从物理角度看,黑洞是由奇点的存在而定义的,它是空间中的一个区域,被“事件视界”包围束缚着。
在视界这一边界以内,质量与能量密度都变得无限大,使得通常运作良好的物理学定律在此处不再适用。哲学家Erik Curiel在不久前发表于《自然-天文学》期刊上的一篇文章提到,科学家并没有对这种奇异的“奇点”状态给出一个精确且一致的定义,因此黑洞的定义仍是一个难以捉摸的难题。在《忏悔录》中,圣奥古斯丁有一句著名的话:“那么时间是什么呢?如果没有人问我,我知道它是什么。
如果我想要向某个问我的人解释,那我就不知道了。”时间如此,黑洞亦是如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询问黑洞是什么之前,大多数物理学家是知道黑洞是什么的,直到被询问定义的时刻。Curiel向不同领域的物理学家提出了这个问题。令人震惊的是,我们不仅能看到他们给出的多种多样的答案,还震撼于这个问题所能引发的困惑和思考。
以下是部分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给出的回答:对于物理学家给出的不同定义,Curiel得出的结论是,黑洞定义的多样性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因为这使得物理学家能够从多种物理学视角来解释这个现象。然而,我们应该对不同分支间的差异具有更深更广的认识,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利用这种多样性。从18世纪末,英国自然哲学家约翰·米歇尔第一次提出“黑洞”的概念以来,我们已经历经了两百多年的思考与探索。
黑洞至今依然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对黑洞的不断探索,或许终将帮助我们揭开宇宙中更深层的秘密,也将带领我们找到一条通往终极理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