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从大地到天空的生存智慧

作者: 阿蒙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19-04-03

蒲公英是一种极其常见的伴人植物,具有强大的分生能力和适应性,能够在人类活动的地方欣欣向荣地生长。它们是虫媒植物,通过昆虫传粉,且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变化,展现出丰富的生存智慧。

蒲公英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太过熟悉了。它是儿时的歌谣,是长大后的乡愁,是爱人手里被风带走的眷恋,是孩子稚嫩的小手和嘟起的可爱小嘴。它总是出现在我们周遭,楼下的花坛,路边的砖缝,甚至在老去的屋檐下都有它倔强的身影。

有一类植物,它们在原生植被丰富的环境中不太多见,但是在人类活动的地方,它们却欣欣向荣地生长。这种和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植物就叫做伴人植物。蒲公英便是一种极其常见的伴人植物。

蒲公英具有强大的分生能力,在不同环境里会长出不同长度的地下匍匐茎,只要条件允许,匍匐茎上的芽便会破土而出,长出小小的个体。在人类活动限制大型草本和木本植物生长之后,蒲公英的这种习性,非常适合它们在裸露的土地生长。于是,它们成为了占领荒地的先锋植物之一。

蒲公英是非常典型的虫媒植物。小球状的花粉外长着小刺一样的突起,很容易附着在昆虫身上。蒲公英是机会主义者,它们没有特定的传粉者,我们常见的蜂类、蝇类,甚至是蚂蚁都可以为它传粉。蒲公英的小花一般会开放几日,等待昆虫到来之后便会完全闭合。到“花朵”再次打开,原先小花的花瓣凋谢之后,宿存的毛状萼片便会展开,加上长长的柄,新诞生的“羽毛伞”便带着蒲公英的果实浪迹天涯。

实际上,低海拔的蒲公英种类,核型大多是二倍体。开花极为努力的二倍体类型主要是通过昆虫传粉来完成受精,形成果实。二倍体类型的小花为两性可育花,细小的花朵中,雄蕊围坐在具有长长柱头的雌蕊周围。在中低海拔地区,还有一些三倍体类型的蒲公英。这些蒲公英为了适应变化多端的环境和较少的传粉者,花序中常常会出现一定比例的单雌花。单雌花可以不需要授粉就发育成果实,即无融合生殖。

三倍体类型的蒲公英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当环境恶劣、养分不足的时候,花序中的单雌花数量会增加,从而保证能产生种子。

在人类世界,蒲公英是为数不多可以适应人造环境的植物。它是菊科植物对环境变化产生多样性演化的典范之一。这种看似毫不起眼的小植物,隐藏着生存的大智慧。人们似乎难以停下破坏原生生物群落,改造成适合自己生活的环境的脚步。而那些弱小的植物,它们的身躯虽然无法与环境的剧变抗争,但它们会利用自己渺小而多变的身躯,在钢筋水泥森林里寻找自己的一方容身之地。

UUID: 2e782a16-aaac-43b8-8f4d-e28a55fcb48d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19年/2019-04-03_我变秃了,也变强了?.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