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物种日历的老读者,看到今天的物种,你或许会很想喊一句:“How old are you!?”对啊,怎么老是你呢?算上今天,这已经是点地梅(Androsace umbellata)第三次来到物种日历的舞台啦,就连它同属的姐妹垫状点地梅(A. tapete)都已经来过一次了。那么今天,我们将把目光放得更远,更多地来关注一下点地梅属这个大家庭的孩子们。
“点地梅”这个名字,扩展开来就是“点缀在地上的梅花”。这个名字起得很贴切,点地梅的植株是贴着地面生长的,白色或淡粉色的小花有五片“花瓣”,可惜没有香味,和梅花相比还是略逊一筹。点地梅的花是合瓣花,它的花冠在下端是连在一起的,我们看到的五个“花瓣”,其实不是花瓣,而是花冠上端分开的五个裂片;而梅花是离瓣花,拥有五个彼此分离的花瓣。这是点地梅和梅花的一个重要区别。
点地梅这类小野花常常被人忽略,但它们其实很常见,山坡上、马路边、公园里的草坪上,都可能见到,而且几乎全国广布。总体上,北方的点地梅更多一些,但前些年甚至在广州的草坪上也发现了点地梅的身影。
作为一个庞大的家族,点地梅属的成员也是包罗万象。就说植株整体形态吧,点地梅(A. umbellata)自己和属内多数物种都只有基生叶,所有叶片都直接从地表上长出来,开花时才会长出花茎。然而,直立点地梅(A. erecta)逆其道而行之,它纤细直立的茎可以长到四十厘米高,叶子也都长在茎上。当直立点地梅成片生长时,望过去好像一片迷你小树林,至于“点地”什么的,人家早就抛到脑后了。
在世界各地的高原上,垫状形态的植物普遍存在,除了点地梅属,紫草科、石竹科、虎耳草科等许多类群的植物,都有能长成“垫子”的物种,南美洲的高原上还有垫状的仙人掌科植物。而垫状形态的点地梅之间,也是存在不同的,如前文提到的垫状点地梅就属于非常密集的“垫子”,昌都点地梅(A. bisulca)的“垫子”稍微疏松一些,而硬枝点地梅(A. rigida)则十分疏散,已经不太像垫子了。
花不仅是众多植物爱好者的关注重点,也是植物鉴定的重要依据,点地梅这一大家子,正是靠着相似的花联系在一起的。点地梅属的花,和同科“老大”报春花属有点相似,但两者有个明显的区别:合瓣花的花冠下端,连在一起,像一根管子一样的部位,称为花冠管,点地梅的花冠管长度通常短于花萼,报春的花冠管则明显长于花萼。
中国的西南部是点地梅属的分布中心,包括四川、云南、甘肃、西藏和青海的大部分高海拔地区,如果你能够在每年六七月份光顾,就不难找到点地梅家族的身影。可能还有人会想,这么漂亮的花,不如挖回家去种?在这里要严肃的说一句:绝对不可以!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滥挖滥采是对生态的严重破坏,而且中国的绝大多数地区都不适合高山点地梅生长,就算带回家也基本种不活。所以,还是让这些可爱的小精灵,静静地开放在自由的山野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