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人们将GDP高低看作人们是否幸福的标准,但近来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伴随而来的并不都是幸福,尤其当繁荣带来污染时。最近的一项研究为空气污染降低幸福感的说法找到了证据——1立方米空气中PM2.5每增加10微克给人带来的不幸感,相当于原本适宜的温度升高了0.5摄氏度。
通过比较分析空气污染指数和微博数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城市与规划研究系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现,空气污染会严重降低人们的幸福感。1月21日,《自然·人类行为》在线发表了这一结果。
“空气质量恶化时,尽管人们仍然可以获得美食和上门服务,但是他们没有办法出门社交。”论文第一作者、麻省理工学院副教授郑思齐说,这促使研究人员决定量化污染对情绪的影响。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收集了从2014年3月至11月期间新浪微博上发布的2.1亿条帖子。通过利用计算机程序分析这些语句,制定了一个“每日幸福”指数,来考察中国144座城市中每座城市的总体情绪值。然后,他们将这一指数与当天的PM2.5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空气质量差和整体情绪低下之间存在正相关联系,即使在删除那些含有明确提及污染的词语的帖子后,结果仍然一致。
同时,研究结果还列出了其他因素对人们情绪的影响:周末和假期人们往往更快乐,而工作日,相比就没那么快乐。天气突然变热也不怎么让人开心。而最不幸的莫过于一个美好的周末却出现空气污染。在这种情况下,空气污染对幸福感受的负面影响,要比平时高出55%。该研究还将污染带来的影响,量化到了每天的感受——每立方米的PM2.5每增加10微克,给人带来的不幸感相当于适宜温度升高0.5摄氏度。
此外,当空气污染增加时,女性的幸福感比男性下降得更快,不过研究并没有揭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各国应该将空气污染程度控制在PM2.5每立方米25微克以下,但我国多地远远超出这一数值。此前的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大约会减少中国人约1.5-2年的平均寿命。
当一座城市的空气质量恶化时,那些原本享有干净空气的居民往往最有可能暴躁,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些一直生活在雾霾下的人(比如北京居民)就会对坏空气拥有免疫力,他们不仅会长时间心情不好,还会因为长期的污染而出台的一系列治标不治本的政策,比如车辆限行等带来的不便而更加心情不好。
事实证明,GDP的增长并不总是伴生国民幸福感的提高。公共服务不足、房价飙升以及食品安全问题,都让城市生活显得不那么美好,尤其是近年来的空气污染。如何在提高GDP的同时,也提高国民幸福感,减少空气污染显然是绕不开的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