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为人类找到两颗新系外行星开普勒空间望远镜自2009年发射升空以来,已经帮助人类找到数千颗系外行星。但由于从开普勒望远镜获得的数据背景较杂,科学家往往无法定位到数据集里的所有行星。在一项最新研究中,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科学家与谷歌公司合作开发了一种人工智能算法,这种算法可以追寻到被普通方法遗漏的行星。目前研究团队使用该方法在开普勒望远镜的数据集中找到了两颗新的系外行星。
这两颗行星都位于水瓶星座,其宿主恒星距离地球分别有1300和1230光年。这种新算法有望找到更多传统方法找不到的行星,也将有助于其他行星探测任务的数据分析。目前,该研究已被《天文学杂志》接收。
中国民营火箭第二次入轨发射尝试失败
3月27日17时39分,中国民营航天公司零壹空间的首枚OS-M系列运载火箭于酒泉发射中心发射。此次发射原计划将灵鹊一号B星送入距地50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但在发射后不久,火箭失去控制,发射任务宣告失败。目前,发射失败的原因仍需等待官方消息。这也是继去年10月蓝箭空间的“朱雀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尝试后,中国民营火箭入轨发射的又一次失利。
欧盟通过塑料禁令,将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今日,欧盟议会以投票表决的方式通过了一项塑料禁令,将禁用包括塑料餐具、餐盒、棉棒在内的约10种一次性塑料制品。该禁令很快将被写进法案,并于2021年正式生效。此外,法案还将为塑料瓶的重复利用设定目标:到2029年,90%的塑料瓶应当被回收利用;到2030年,在塑料瓶的生产过程中,30%的原料应来自回收材料。
口渴的感觉,由肠道信号控制
当我们感觉到渴时,喝下水的瞬间渴觉就能消失,而喝下盐水时却仍然会感到渴。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团队发现,这种特殊的感受机制不仅是口腔决定的,而是整合了来自胃肠道、口咽和血浆渗透压多种感受器的信号。这一研究发表于《自然》期刊,揭示了体内动态控制饮水行为的新机制。这片控制渴觉的神经元位于下丘脑的神经核团,是下丘脑渗透压敏感区之一。
研究人员发现,口腔感受器是第一道关口,当口腔感受到水时,这部分渴觉神经元会立刻静止。即使小鼠喝下的是盐水,神经元也会马上停止工作。但是喝下盐水数分钟后,这部分神经元又会变得活跃起来,继续传递渴觉信息。该情况出现的原因正是身体的第二道关口,肠道中的感受器感受到了盐分和渗透压的升高。
中科院团队研发塑性晶体材料,或成制冷新技术
今天《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李昺团队在材料领域的新突破:一种可用于研发制冷新技术的塑性晶体材料。大多数传统制冷系统采用蒸汽压缩制冷,但这种技术采用的材料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一种潜在的替代方案是采用能响应外部刺激(如压力)而产生温度变化的固态材料,但已有材料的能量变化小、制冷效率低。李昺及同事展示了多种塑性晶体在压力驱动下大幅度的热量变化。
其中一种被测材料名为新戊二醇,其产生的能量变化可达389 J/( kg·K)。这项研究为探索下一代固态制冷技术提供了新途径。
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持续上涨国际能源机构刚刚发布了《2018全球能源及二氧化碳现状报告》。报告称,在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持续突破历史最高值的同时,相较于前一年,2018年全球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也上涨了1.7%,达到331亿吨。
美国与亚洲能源消耗的增长,是全球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其中,美国、中国与印度的能源需求占全球总量的70%,而三国的碳排放增量占据全球的85%。在《巴黎协定》生效后的两年中,全球碳排放量仍持续增加,人类似乎正与2025年减排26%~28%的目标渐行渐远。
用AI预测过早死亡风险
科学家利用50万40~69岁之间的英国人口健康数据,开发了一套基于机器学习的算法,用以预测中年人群因慢性病导致的早期死亡风险。过去,学界往往使用Cox回归模型或多变量Cox模型进行此类预测,前者预测的死亡率准确率较低,后者则会导致预测风险过高。在最新发表于PLoS One的论文中,新开发的算法预测准确率高于这两种方法,该算法采用了被称为随机森林和深度学习的机器学习模型。
该研究有望为个性化医疗风险管理提供有效的新手段。
印度成功试射反卫星导弹
3月27日,印度总理莫迪宣布,印度军方首次成功试射反卫星导弹,在3分钟内成功击落了一颗轨道高度300千米的低轨道卫星。印度也成为在中国、美国、俄罗斯之后,第四个成功试射反卫星导弹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