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抗氧化、抗衰老去吃白藜芦醇?能不能别再浪费钱了!

作者: 顾中一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19-03-24

白藜芦醇是一种被炒作多年的抗氧化成分,尽管有大量研究,但缺乏高质量证据证明其抗癌或抗衰老效果。膳食补充剂市场庞大,但白藜芦醇的功效证据不足,且存在学术造假和潜在风险。建议消费者不要浪费钱在白藜芦醇上,而应通过食用天然食物来获取营养。

白藜芦醇是一个被炒作了数十年的抗氧化成分。它本身是一种抗氧化的多酚,在葡萄皮中常见。针对白藜芦醇的研究已经陆续进行了半个多世纪,但是迄今为止也没有高质量证据认为它能有效抗癌或抗衰老。这类膳食补充剂的功效往往都证据不足,有效的话早就已经算成药物了。

补充剂真的是一个超大规模的产业。

根据调查机构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5年间,膳食补充剂在美国的销售额增长了十倍,目前已经多达8万种、拥有400亿美元的巨大产业,全球范围内销售额已达1600亿美元。而白藜芦醇在这其中也占据着一席之地。据预测,未来几年复合增长率可以达到8%,中国是第二大市场。这么大的市场里自然有很多人浑水摸鱼。

所以当客户问我对于这些产品怎么看,我一般会告诉他:从法规的角度,凡是向你宣传这些产品能治病的人,都违法了。就在今年2月,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他们2019年已经向17家企业发出了警告或者咨询函,因为这些企业都在或明示或暗示地宣传自家售卖的商品能够治疗或者预防阿尔兹海默病,涉嫌违规。这其中的部分产品就是以白藜芦醇为主要成分的。

不管是所谓的“细胞营养学”或者什么“细胞系统优化理念”说的多么好听,关键还是要看证据。营养师顾中一500000 人关注。主笔:顾中一,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科学传播副高职称,清华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微博2018十大影响力健康医疗大V,人民日报2017年十大科学传播人物。

八年三甲医院营养师经验,所著科普图书已销售十余万册而这个证据,也不能是什么动物试验或体外试验的效果,得是人体身上、大样本的临床试验数据。换言之,以检验“药品”的标准进行试验,结果“有效”,才能够证明这个成分真的有效。哪怕是你一个人吃后感觉“好了”,也不能作数。能够影响一个人主观感受的因素数不胜数,是否真的“好了”,是否是吃了这个产品才“好了”的,都不能确定。假如真的有效,早就已经开发成药品了。

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一种多酚类天然化合物,在葡萄皮中的含量较高,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功能。这类物质之所以产生,从演化角度分析,主要是植物来保护自己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白藜芦醇从发现以来一直伴有神奇色彩,上个世纪60年代,科学界发现白藜芦醇具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

那时候的主流观点认为人体之所以会衰老、器官之所以会慢慢损伤,很大程度是因为氧自由基的侵蚀,因此如果某成分有抗氧化的效果,理论上来看似乎就能预防疾病。同时又有很多研究提示:多吃蔬菜、水果的人比较健康,死亡率、慢性病风险比较低,这更使得人们对抗氧化剂寄予厚望。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法国人虽然平时大鱼大肉,脂肪吃了不少,但是心脏病发病率却不高,这被称之为“法国悖论”。学者们推测这可能和法国人喜欢喝红酒有关,红酒中含有较多的白藜芦醇,因此怀疑白藜芦醇也有预防心脏病的功劳。然而后来的研究发现,酒对于心脏的所谓保护作用主要来自于酒精,无论啤酒、白酒还是红酒差别并不太大。当然我们还是不建议大家以健康为目的饮酒,酒精也有着种种危害,综合来看是弊大于利的。

长生不老一直是人类的愿望,相关研究从古至今几乎没断过。每次类似谣言出现后都会在短时候内引起极大关注,可见人们对衰老的抗拒。但首先要清楚的是:FDA并没有把衰老算作疾病,所以临床试验不会直接将其作为目的去测试。目前为止,有关抗衰老的研究几乎还不值得向公众普及,还没有什么有效的手段能够真正起到抗衰老的作用。老龄化是自然过程,目前的各种手段和产品只能是在增龄的过程中尽量预防慢性疾病,改善生活质量。

到底白藜芦醇有没有用?我们需要严格地审视相关的证据。早在20年前就有很多研究显示白藜芦醇很神奇,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酵母、线虫、鱼类的身上,发现白藜芦醇可以修复DNA损伤,大幅延长寿命。但问题在于,人可是和真菌、实验动物完全不一样...... 曾有无数的药物都被发现在动物身上有奇效,但到了人身上,却毫无用处。白藜芦醇也是类似。

有很多动物试验显示,白藜芦醇可以改善血脂,对于大脑和神经系统有诸多益处,结果都令人振奋。但是以动物实验的剂量来推算,一个成年人大约需要2克多的白藜芦醇,而600瓶红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总量还不到1克。有关白藜芦醇有一百多项临床研究,大多数临床试验都集中在癌症、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肥胖症。

确实有研究显示,在服用白藜芦醇后,诸如舒张压、转氨酶等部分指标有所改善,但是仍然没有发现白藜芦醇相比于安慰剂能够有效治疗慢性病的证据。

特别是在2012年,曾有一起著名的学术造假事件。当时一位白藜芦醇领域的大牛 —— 康涅狄格大学研究员Dipak Das博士,被发现有145项学术造假,有关白藜芦醇的近20篇论文都被撤回了,他也被学校开除了。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很多营养研究进行临床试验的成本极高,像是白藜芦醇这种似乎哪里都能派上用场,制药又比较难的成分,类似的研究很可能让赞助者亏本,因此确实存在“万一可能有效”的情况。所以真当一个人走投无路时,权衡风险和收益,实在想试试也是可以理解的。

有什么风险呢?

在健康人群中,白藜芦醇短期使用的耐受性一般还好,但是有报告显示,大剂量下(每天2.5克)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障碍,还会抑制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从而影响许多药物的代谢。在部分肿瘤患者身上也发现过严重不良事件,动物实验还曾发现白藜芦醇反倒成了促氧化剂、产生肾毒性等等。因此总体来说,如果你以防治疾病或者抗衰老为目的去服用白藜芦醇,真的别浪费钱了!

还不如去多吃点天然食物,比如各种蔬菜、浆果。如果吃了相关产品后让你明显感到效果,反倒需要警惕了,得担心里边是不是加了其他未标注的药物成分。

UUID: c0e0e728-7b70-435a-ad53-fa6a663bf3af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9/2019-03-24_为了抗氧化、抗衰老去吃白藜芦醇?能不能别再浪费钱了!.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