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哈佛大学校长白乐瑞(Lawrence S. Bacow)访问北京大学并在“大学堂·北大讲坛”发表演讲,这是白乐瑞2018年7月接任哈佛校长以来首次访华。白乐瑞的演讲以“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为主题,强调了当前国际环境下思想多元化和高校合作的重要性。
在现场提问环节,白乐瑞与北大学生交流气氛活跃,场下不时发出阵阵笑声和掌声。工作人员原本计划提供3到4个提问机会,但高质量提问频出。在工作人员示意只剩最后一个提问机会时,白乐瑞回应说“one more question”,表示学生可以提问更多问题。最后,白乐瑞现场回答了9个问题,并称赞北大学生的问题尖锐(challenging)而有价值。
白乐瑞首先回顾了百年来哈佛大学与北京大学的合作。
白乐瑞说,两校之间有着深厚的联系和紧密的合作,其合作成果将让世界更加美好。随后,他回顾了冷战时期,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交流合作的历史。1957年,22位著名科学家聚集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讨论热核武器的发展及其对文明的威胁,他们的努力为1963年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1968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其他若干重要协议奠定了基础。与会者分别来自美国、苏联、日本等10个国家,物理学家周培源教授是其中唯一的中国人。
他后来还担任了北京大学的校长,并在1978年率团访美。
白乐瑞说,在当时严峻的经济政治社会条件下,大学仍然可以成为力量的来源,而当前,中美两国政府间谈判进程艰难,保持学者之间跨越国界的交流至关重要。“哈佛在美国,北大在中国,我们都有责任为各自的社会做出贡献,促进各自国家以及全世界的发展。而我们作为大学,要真正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唯一的方法就是践行和维护那些能够超越国界的学术价值。”白乐瑞说。
在演讲中,白乐瑞指出,伟大的大学坚持真理,而真理只有在争论和试验中才会显露,必须经过对不同的解释和理论的检验才能成立。在他担任哈佛校长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校园里出现了至少6个有争议的问题,引起了热烈讨论,有时甚至是激烈的争吵和公开的抗议。参加争论的有学生,有教职员工,也有校友和学校的友人。这样的争吵是社区健康的标志、积极的公民参与的象征。
“我作为校长的职责往往并不是决定学校‘正确’的立场,而是确保讨论渠道的畅通。”白乐瑞说,“我们最为重要也最为困难的任务之一,就是让社区的所有成员都觉得他们可以畅所欲言。”
白乐瑞在演讲中还分享了哈佛成功的秘诀。他认为,哈佛所有的成就都来源于他人的帮助,在哈佛,人们愿意承认“我不知道”,接受来自全球高等院校的挑战,并与他们合作,共同追求知识。“每个大学自己决定了在社会当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大学是一个实验室,我们实验的东西有很多,来证明我们的一些想法是可行的。”在现场提问环节,白乐瑞介绍了哈佛大学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尝试,他们将院校机构作为实验室,管理组织哈佛,减少了哈佛30%的二氧化碳排放。“改善我们的社区,改善我们的世界,这是我们大学的职责。
”白乐瑞说,目前,哈佛本科学院最热门的课程之一是“中国古典伦理与政治理论”,当授课教授被问及对哈佛学生有什么建议时,教授说,“我们的世界是由人类活动创造的。如果我们对世界不满意,我们就应该去改变它。千万不要落入危险的思想陷阱,以为世界本来就是这样。世界永远都在改变。”
白乐瑞的父母都在二战时期作为难民来到美国,其母亲还曾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父母通过努力改变了生活,并支持白乐瑞的学业。白乐瑞说,大学教育帮助他有所成就,也使他明白大学教育对人的价值。白乐瑞介绍,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合作运用新技术推广教育资源,他们的联合在线教育平台已经为超过1800万名学习者提供了教育机会。哈佛也和北京大学合作课程,与那些无法走入大学校园的人共享知识。
一位北大学生向白乐瑞提问,总有人质疑他们的做法是精英主义,他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白乐瑞说:“我们必须不断帮助大家理解,我们院校机构的存在不是为精英服务,而是为社会服务。教育学生,做科研工作,让社会变得更好,这是大学最本质的功能,是大学追求真理和知识的源头,我们要不断强调这一点。”但白乐瑞也承认,机遇不是平均分配的,有些优秀的人没有机会,对此,“大学的责任就是为有天赋但缺少机会的人创造机会”。
“我们的大学必须继续坚持这些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与众不同的价值:真理,卓越和机遇。”演讲最后,白乐瑞说,“我们必须维护和强化我们之间的学术交流,让我们能够携手共进、引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