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全球头号死因。在中国,从1990年到2016年,因心血管疾病而死的人数增加了58.5%,死亡率却降低了28.7%。然而,地区间的差异正在拉大。患病率最高的省级行政区有西藏、青海、河北和河南,最低的则分布于沿海地区,包括上海、香港、澳门和广东。
3月13日,一项关于中国心血管疾病统计的研究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期刊《心脏病学》。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中风)、周围血管疾病、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在医疗条件日益进步的今天,很多人依然笼罩在这些耳熟能详的疾病的阴影之下。全国整体的疾病负担显著下降,但地区间的差距正在拉大。
除开头提到的数据外,该研究还显示,心血管疾病的总体死亡人数由1990年的251万上升到2016年的397万,其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前三种病是缺血性心脏病、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且这三种病中,男性的死亡率高于女性。但是从年龄标准化死亡率来看,2016年相比于1990年下降了28.7%。
这意味着,由于中国人口数目的增加和老龄化趋势,心血管疾病的总体死亡人数上升,但是若不考虑年龄因素和人口基数,中国这些年的心血管疾病防控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
从心血管疾病的总体患病人数来看,由1990年的4060万上升到2016年的9380万,翻了一番。女性在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外周动脉疾病等疾病上的患病率高于男性。
这项研究由来自中国慢性和非传染性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等机构的研究员完成,主要采取了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的数据和分析方式。除了统计死亡率和发病率外,该研究还分析了一个重要的指标——残疾调整生命年。残疾调整生命年是指由于不健康的状态、伤残、过早死亡而损失的健康生命年数;损失的年数越少,意味着健康状况越好。
若不考虑年龄因素和人口基数,残疾调整生命年率是下降的,而且在不同省份,下降的程度不一样,具体情况可看下图。大体上讲,沿海地区一些发达地区下降程度大于一些仍然不发达的省份,南方和北方地区有明显的区别。这意味着不同地区人们的预防意识和医疗设施,对于心血管疾病情况是有影响的。
总的来说,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老龄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人数以及带来的相应的疾病负担会进一步增加,且存在地区的不均衡性。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在《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中指出,农村居民的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大幅度增加,死亡率持续高于城市水平,国民血脂异常未得到更好的监控和预防。近年来,不断有专家强烈呼吁将血脂管理纳入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畴。
心血管疾病与高血压、烟草的使用、血糖升高、身体不运动、不健康的饮食、高胆固醇、超重和肥胖有关,不仅如此,年龄、性别、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也是其影响因素。锻炼、健康饮食、避免吸烟是预防的关键。个人可以通过定期的体育活动、避免吸烟和二手烟、选择富含水果和蔬菜的饮食、避免高脂肪、高糖和高盐的食物、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有害的饮酒等措施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